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新闻 >绿色发展 > 详情
美丽中部 绿色崛起|腾出新天地 换来“高精尖”
  • 作者:湖北日报
  • 发布时间:2021-04-26 23:27:15
  • 490次

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要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破除无效供给,彻底摒弃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导的老路,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烽火通信光缆生产车间。烽火通信是全球唯一有能力对光通信三大核心产品光通信系统、光纤光缆、光电子器件进行综合开发的企业。

芳菲四月,湖北长江两岸,岸线绿了,江水清了,产业新了。

在“两山”理念引领下,荆楚大地开启生态优先、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新征程——

武汉、宜昌、黄石、鄂州等重化工业城市,逐渐向光通信、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进军,实现“傻、大、黑、粗”行业“做减法”,“高、精、尖、洁”行业“做加法”,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

“精细”化工 产能倍增

在兴发集团宜昌精细化工园内的高温硅橡胶车间里,白色机械臂上下翻飞,无人驾驶叉车有条不紊运行,实现从进料到出料全自动化,平均每分钟就能产出一箱硅橡胶。

“过去一吨工业磷酸卖不了几个钱,现在产品更高端、企业效益更好,只有走绿色化、精细化、智能化发展之路才是长久之计。”宜昌精细化工园相关负责人说。

“化工围江”曾是宜昌的写照,沿江上百家化工企业在带来全市三成工业产值的同时,也让环境不堪重负。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首站就来到位于宜昌市猇亭区的兴发集团新材料产业园。总书记强调,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而是不搞破坏性开发,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落实总书记要求,宜昌全力破解“化工围江”困局,加速推进沿江一公里内化工企业“清零”行动。市财政每年拿出5亿元支持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推动化工产业向高端、精细化发展。

为淘汰落后产能,兴发集团拆除22套设备,腾出长江岸线950米,先后投资20多亿元,专注于精细磷化学品和前沿新材料研发生产,实现了新旧动能转换。

宜昌聚龙环保公司产能扩大7倍,产品种类翻了3倍,销售范围从宜昌拓展到长江流域,成为全省最大的水处理剂生产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凤凰涅槃。

“壮士断腕”倒逼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我省共完成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清单企业410家。其中,关闭111家、改造188家、搬迁72家、转产39家,部分可在2025年前完成的企业提前到2020年完成,湖北破解“化工围江”典型经验受到国务院充分肯定。

省经信厅介绍,经过三年的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我省化工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工、生物农药、新型高效化肥等高端石化产品产量大幅增加,高档次化工产品的比重上升,低浓度化肥、高毒农药、黄磷、电石等初级化工原料、高耗能产品产量增幅及比重均大幅下降。其中,宜昌精细化工产值比重较实施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前提高近一倍。

“傻大黑粗”变身绿色智能

钢花四溅、热气腾腾、又脏又累……长期以来,钢铁行业在人们心中形成了“傻大黑粗”的刻板印象。

然而,长江沿线的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颠覆了人们的认知。走进该公司厂区,只见林圃染绿、溪流蜿蜒,泥土与青草的淡淡清香扑鼻而来。

“自主创新,建设国际一流宽厚板”“自主创新,建设绿色和谐宽厚板”——在两行标语的指引下,鄂钢宽厚板厂生产车间映入眼帘。

站在产线10余米外的步道上,只见巨大的褐红色滚轴飞快转动,烧红的方形钢板疾驰而过。尽管产线内外蒸汽腾腾、热浪滚滚,但传统钢厂的灰渣和异味都消失了,就像现代化的汽车工厂一样干净整洁。

鄂钢信息化部负责人介绍,公司按照宝武集团“四个一律”(操作室一律集中、操作岗位一律机器人、运维一律远程、服务环节一律上线)要求,率先实现国内钢铁工序全流程远程集控,成为国内首家搭载5G应用的全流程集控“智能”钢厂。

鄂钢工厂里还有座48万平方米的“花溪湿地公园”,系国内最大城市钢厂湿地,这里每小时可处理中水200立方米至500立方米,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

同时,鄂钢环保系统与政府部门联网监控,确保废水零排放、废气超低排放。目前,鄂钢厂区空气质量值在30左右浮动,与鄂州城区相当,空气质量为“优”。

技术改造是加快经济增长、提升创新能力、提高质量效益、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有效途径。

据省经信厅介绍,自2017年起,我省滚动实施了“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全省共开展技改项目1.16万个、累计完成投资1.12万亿元,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由39%提升到43.7%,一大批企业通过技改推进产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融合化。

下一步,我省将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紧盯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左右、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的年度目标,推进传统制造业新一轮技改。

创新中心跃居中部第一

2020年7月29日,东湖之滨的汉秀剧场,东风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岚图”首款概念车全球首发。

从“红旗”牌汽车开始,高端汽车成为汽车强国的标志。“岚图”作为诞生于武汉、在武汉生产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填补了我省中高端电动汽车的空白。

“一定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说。

为构建新型创新体系,解决产业“卡脖子”技术问题,截至去年底湖北已建成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个,正在培育建设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达17家。其中,信息光电子、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我省创新中心数量位居中部第一、走在全国前列。

为释放创新人才活力,从2020年起,我省每年选派200名左右科技人才,对口担任中小微企业“科技副总”,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去年初,省经信厅会同省科技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推进规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行动方案》,推动规上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企业联合高校、科研单位联合创新。

截至2020年底,全省15769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3422家建有研发机构,较2019年增加1410家,增长率达70.08%。

今年初,我省启动了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争创武汉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省两会提出,2021年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力争超过1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超过10%,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超过10%,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超过10%。

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变成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湖北科技强省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大事记

2019 1月

我省出台《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科技创新20条”),包含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和优化创新生态环境等5个方面共20条政策,是湖北近年来出台的科技创新政策中覆盖面最广、改革力度最大的一项综合性政策。

2020 11月

首届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开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希望湖北省和武汉市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贡献。

2021 2月

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隆重举行,吹响科技强省建设集结号,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启动建设。

专家点评

打造全国科技创新策源地

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教授 李光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加快建设科技强省,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的重大政治任务,湖北要把抓科技创新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要求,努力塑造湖北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的领先地位。

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相继举办科技创新大会,启动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一系列举措,表明湖北省以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战略决心。

作为科教大省,湖北高校院所基础研究能力非常强,承担了大量国家前沿科技、国产化替代等研究工作。以建设东湖科学城、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湖北实验室、大科学装置为抓手,将有利于湖北凝聚企业、人才力量,促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为湖北打造全国科技创新策源地形成产业生态。

围绕“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湖北省应鼓励市州企业开展“柔性科技创新”,促进研发机构、行业领军人才向区域中心城市集聚,进一步发挥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增长极”作用,加快武汉从“虹吸效应”到“辐射效应”的蜕变。

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相辅相成。“十四五”期间,我省应围绕淘汰落后产能、传统产业技改等,推行绿色制造标准化提升工程,让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制造业赋能,让湖北制造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优品质。

宜昌星兴蓝天科技有限公司煤气化节能技术升级改造项目。

来源: 湖北日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