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新闻 >媒体报道 > 详情
上半年我国绿色金融蓬勃发展 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40%
  • 作者:央视新闻客户端
  • 发布时间:2022-08-01 22:18:51
  • 647次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相关领域,也就是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行业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今年以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实现了从发行品种丰富、发行规模增加到规则修订完善的一系列进步。央行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40%。

01

上半年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40%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9.55万亿元,同比增长40.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9.6个百分点。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余额分别为8万亿元和4.93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余额的66.2%。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金融市场研究处处长 杨娉:绿色贷款增速是有个明显的上升,这些贷款主要分布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等领域。

为积极发挥绿色金融在支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近年来央行陆续指导浙江、江西、广东等六省区的九地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

截至今年六月末,九地试验区绿色贷款余额达1.1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比重11.7%;绿色债券余额2388.32亿元,同比增长41.18%。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涵盖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碳金融产品等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规模均居世界前列。

02

《中国绿色债券原则》发布 标准与国际接轨

绿色债券也是绿色金融中的一类重要产品。经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同意,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最新发布《中国绿色债券原则》(以下称为《原则》)。

据了解,今后绿色金融债等多个绿色债券品种将同步使用该《原则》。除企业债以外,国内绿色债券标准实现统一,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接轨的绿色债券标准正式建立。

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主任委员 曹媛媛:绿色项目的目录、募集基金的使用比例(等),这次绿债原则发布以后,这些标准就完全统一了,而且也跟国际标准是完全对接了。

03

多样化绿色金融产品助力全社会低碳转型

此外,今年以来,围绕“双碳”和节能减排,资本市场也推出了多项创新产品,助力全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

日前,首批8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正式募集结束,合计认购金额超160亿元。据了解,该产品追踪今年初推出的“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

广发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基金经理 陆志明:这将有助于引导资源向碳中和贡献较大的企业倾斜,对于投资者来说,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产品形式一方面给投资者提供了便捷的交易工具,另一方面也能间接促进市场交易活跃度。

上半年非金融企业在沪深交易所发行绿色债券超900亿元

不仅有碳中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就在不久前,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也就是公募REITs,也成功上市首单以清洁能源发电厂作为底层资产的产品。

此外,沪深交易所今年还推出低碳转型债券、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绿色债券等品种,与现有品种形成互补,更全面地支持经济社会低碳、绿色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非金融企业在沪深交易所发行的绿色债券规模总计超900亿元,同比涨幅明显。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 王遥:多样化的绿色金融产品,它其实可以发挥市场机制来撬动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低碳领域,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也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04

碳普惠场景增加 绿色消费意识增强

随着我们身边碳普惠的场景不断增加,在日常生活中,百姓的绿色消费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日前,深圳市推出的全国首个居民低碳用电碳普惠应用,包括绿色出行和低碳用电等众多方式,都能计入减碳总值,只要打开界面,就能查询。

深圳市民 闫先生:在上周日我们家就节约了3.17度电,相当于减少了1.18千克的碳排放量。

据了解,未来深圳还将进一步建设碳普惠统一管理平台,居民还将拥有自己的碳账户,覆盖更多使用场景,各种绿色行为数据也将实现互通互认。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副处长 刘畅:未来可以与绿色的消费信贷相连接,为居民提供绿色金融方面的产品和服务,引导公众形成绿色生活消费意识,从而推动全社会建立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所总经理 刘洋:未来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将作为交易品种正式纳入深圳碳交易市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市民,也可以在排交所开设公益账户,通过购买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的方式来抵消自身产生的排放量。

除了试点的碳普惠平台,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上海首部绿色金融法规中也明确提到,未来将建立区域性个人碳账户,鼓励碳普惠减排量进入上海碳交易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金融市场研究处处长 杨娉:把个人的一些零散的绿色低碳的行为汇总加总量化起来,根据这个提供一些服务,对我们引导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意识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中科院报告显示,国内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量的53%。随着相关制度的完善,“个人减排”逐步从公益走向交易,能够有助于终端消费者改变消费方式,进而倒逼生产端减碳。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