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新闻 >媒体报道 > 详情
绿色“高颜值”发展“高质量”
  • 作者:青海新闻网
  • 发布时间:2021-03-08 00:45:30
  • 415次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又是一年春天,在辽阔的青海大地,山高水长、空旷高远,无论看过多少遍,我们始终为壮阔的大自然所倾倒。

亘古绵长的高山大川、一望无际的瀚海戈壁、辽阔无垠的草原牧区是大自然对青海的珍贵赐予,是青海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面对于此,我们始终在细细思量,如何实现保护和发展的协同共进,让碧水蓝天与经济发展和谐并存。

岁月流转,初心不变。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海西的工业园区,环环相扣的产业链让一滴卤水走上了一趟奇幻之旅;在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一片片光伏“海洋”熠熠生辉,无人荒地重新注入生机希望。这些改变,正是青海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具象体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0年我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3.1个百分点、预计达到6.5%,三大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占比超过60%。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试点面积扩大到20万公顷,粮食总产量连续13年保持在百万吨以上。日月开新元,天地又一春。高原大地处处充满新的希望与生机。

从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到电站建设、电能输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德令哈工业园区积极构建大规模、全产业链整体协同发展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已逐渐成为国内外较具影响力的外向型新能源产业及输出基地。摄影:黄灵燕


创新驱动绿色循环

青海之西,昆仑山下,盐田如块块碧玉。从第一批盐湖人原始工具土法熬制到如今的全自动化水采船作业,已经过去了70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强力发展后劲,来自于青海以新发展理念厚植发展新优势,来自于持续不断地“改良土壤、播种施肥”。

我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迈出了决胜“百年盐湖,生态镁锂钾园”新步伐。具有中国特色的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初步形成,技术先进、产品多样、规模集约的镁锂钾盐绿色循环利用产业基地已经建立。

如今的察尔汗盐湖,钾肥年产量达800万吨,占国内生产总量的85%以上。钾盐综合利用率由最初的27%提升至80%以上,钾肥消耗由完全依赖进口达到自给率50%以上。70年时间流逝,一滴卤水在流转中串起了一个个鲜活的产业,让盐湖重新焕发活力。

从单一的钾肥生产发展为盐湖综合利用体系,一个产业的升级,折射着青海工业向创新高效蝶变的身影。近年来,我省引导企业立足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技术基础,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精益制造和清洁生产水平,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保有机融合、良性互动。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解决好工业发展对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的关键,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也考量着地区科技创新的程度。

近年来,我省突破盐湖钾矿固液转换、盐湖卤水电解法金属镁引进消化吸收、盐湖卤水提溴、离子膜技术盐湖提锂、氯化镁生产氢氧化镁阻燃剂及高纯镁砂生产等关键技术,科技支撑的效能正在加倍释放。

清洁能源风光无限

从格尔木市出发,向东30公里,便来到了格尔木光伏发电园区,在这里,一片片光伏板“追光逐日”,汇成的“蓝色海洋”碧波荡漾、一望无际。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戈壁乱石滩,如今,一个个偌大的光伏电站,让沉寂多年的戈壁滩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一片荒地的升级之路颇具代表性。

2018年,国家批复青海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并纳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顺势而为,趁势而上。借着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规划的获批,我省以新能源规模化开发为重点,以100%清洁能源使用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智能电网建设为保障,打造清洁能源建设、使用和输出全链条示范省。

三组数字看今昔:60.7%,这是2020年我省新能源装机占比,比2018年提高13.3% ;435亿千瓦时,这是“十三五”期间,青海累计外送电量数,年均增速达112%;73.36万千瓦,这是全省光伏扶贫项目装机规模,依托“光伏+生态+扶贫”新模式,全省五成脱贫群众吃上“阳光饭”。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一个地区,总要在新与旧的更迭往复中寻找生机和突破。在新兴产业发展的大潮中,光伏制造链条格外耀眼。

在产业链上游,从2016年的35.32%到2020年的81.97%,我省一线电子级产品占比稳步提升,“青海造”多晶硅成为响当当的拳头产品;在产业链下游,黄河水电太阳能公司的中国首条量产规模IBC电池生产线电池量产平均效率突破23.6%,达到国内最高水平。目前,我省已形成电子级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制造,系统设计与集成、光伏电站建设、光伏电站运维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从工厂车间到戈壁草原,青海清洁能源发展纵览无限“风光”。

厚植优势盘活资源

走进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吉家堡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大型标准化奶牛养殖场,360余头奶牛悠闲地晒着太阳。合作社所属海东市有着丰富的玉米秸秆资源优势,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科技”的机制,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循环发展模式。

见微知著,像吉家堡养殖专业合作社这样的模式正在高原农牧区处处开花。进入新时代,市场对优质农畜产品和农牧业环境的需求更加旺盛。近年来,我省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创建为抓手,立足资源优势,突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加快生态绿色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

聚焦健康有机,我省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实现全省化肥和化学农药使用量分别较行动实施前减少40%和30%以上;聚焦产品质量,我省在全省30个牧业(半农半牧)县实施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试点,扫一扫二维码便可以看到产品溯源地的设想成为现实;聚焦绿色循环,2020年,我省在410个规模养殖场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提升改造,全省规模养殖场废弃物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到95%,维持了高原生态平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安全、优质、营养食品的需求日趋强烈,绿色、有机、健康的青海名片必将闪闪发光。

【来源:青海新闻网】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