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碳交易 >碳分析 > 详情
加快推进能源领域低碳化与数字化深度融合
  • 作者:中国经济时报
  • 发布时间:2021-10-18 23:26:55
  • 449次

本报记者 张一鸣

应对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新冠肺炎疫情等非传统安全风险需求的提升,正在成为引导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创新突破新能源技术、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既是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战场,也是应对非传统安全风险的必然选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能源革命发展报告能源技术革命(2021)》(下称《报告》)认为,聚焦中国能源技术革命,在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和“30/60”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需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地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坚定不移地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此,充分发挥中国数字技术优势和新能源产业优势,加快能源领域低碳化与数字化深度融合,持续深度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综合效率,是未来中国能源技术革命的主要方向。

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不断深化,世界能源将由传统化石能源为主导转向多元化发展新格局。IEA在《世界能源展望2020》中判断,传统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将不断下降,由2018年的85%降至2050年的40%左右。天然气的消费水平与当前相比变化不大,每年约3万亿-4万亿立方米;到2050年石油需求量比2020年下降约50%;煤炭消费也将下降80%以上。相比而言,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逐步增加。预计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和生物质能)在一次能源结构的比例将由2018年的5%升至40%以上,其消费量也将增加10倍以上,在技术持续进步、成本不断下降及碳价上涨的大趋势下,预计到2050年核能需求量将增长100%左右,氢能(不包括燃料的非燃烧使用)的占比将达到7%左右。

《报告》认为,未来数字技术(如冲击计算、AI、大数据分析等)可大大提升能源系统效率。尤其是数字化对可再生能源中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技术的迭代加速作用正在不断凸显。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能源资源禀赋不同,存在资源时空分布与用能需求发展不均衡等现实问题。《报告》判断,未来中国能源革命不会也不能重复发达国家能源发展路线,必将以多元能源发展为方向,完成以煤炭为主向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转型发展。为此,需要能源技术革命推动能源新技术、新能源技术加快突破,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实现数字化与低碳化深度融合。未来在“30/60”战略目标指引下,中国能源技术革命向绿色低碳发展的方向更加清晰、步伐更加稳健,推动能源基础理论、技术链条和产业形态加速突破。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阶段,中国能源技术革命向纵深迈进,将引导创立新的绿色能源知识和技术体系。

新型电力系统是以新能源为生产、消费主体,多种电网形态协同发展,具有绿色低碳、多元互动、柔性灵活、协同高效、数字智能、安全可控等特征的电力系统。《报告》指出,在中国能源革命的推动下,分布式新能源和电动汽车快速发展,加速配电、用电形态变化进程,大量电力电子设备入网。系统惯量大幅降低,安全稳定运行面临巨大挑战。为此,新型电力系统在技术上将围绕走多能融合、多网融合的发展路径,推动先进数字技术与能源技术高度融合。

《报告》强调,应以建设清洁低碳、智慧高效、经济安全的能源体系为目标,通过传统能源与数字技术的逐步融合,在智慧无人矿山、智慧油田、智慧工厂、智慧储运等技术领域加快突破,促进传统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通过新能源技术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在智慧发电、智慧电网、智慧储电、智慧用电等技术领域持续发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促使可再生能源占比增加,逐步提高能源综合效率,进一步提升能源系统运行安全水平,形成多能融合、产供储销协同的智慧能源系统。

在新发展阶段,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与资本、人力、能源资源等要素相结合,推动能源产业数字化发展。利用数字技术、通信技术、AI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能源技术融合创新,着力解决能源领域的粗放式、低效率、高污染、高排放问题。

《报告》判断,未来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要求加快能源技术变革,推动能源新技术、新能源技术与先进信息通信技术等深度融合,逐步形成智能化的能源生产、加工、输送、存储和利用技术体系,促使化石能源产供销体系更为智能和完善,非化石能源“源网荷储”更加智慧和协同,新能源在能源系统中的占比逐步提升到50%以上,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不断提升,节能减排效果继续提高,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变革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