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动态 > 详情
马骏:碳中和将带来超500万亿投资需求,机会在这五大板块
  • 作者:杭州日报
  • 发布时间:2021-04-28 23:34:17
  • 738次

记者 黄宇翔 吴静 朱晶晶

4月28日,第五届万物生长大会在杭州市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这也是杭州创业创新领域的年度盛事。会上,马骏做了题为《碳中和背景下的投资机遇和金融风险》的主旨演讲。

马骏是谁?民建中央财金委副主任、原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

多年来,马骏带领研究团队牵头起草了我国绿色金融指导意见,并将其推动形成了全球发展绿色金融的共识。

01

碳中和将带来超500万亿投资需求

已连续举办五届的“万物生长大会”,在杭州俨然成了“创新创业”的代名词。但在马骏看来,“万物生长”其实也是一个绿色概念。

“‘万物生长’这个词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绿水青山,我们就是要通过投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来保护环境,帮助中国乃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这是马骏在大会上演讲的开场白。

根据清华大学气候研究院团队的研究数据显示,未来30年内,“碳中和”将带来138万亿绿色和低碳的投资需求,该数据将占到未来30年GDP的2.5%。

但在马骏看来,138万亿的数据属于低估。“我从2019年年开始,就带领团队给重庆市做碳中和和绿色金融规划,光在重庆我们就研究发现未来30年中有13万亿的绿色低碳投资需求。”马骏认为,重庆的人均收入水平跟全国平均水平接近,可以被视为是中国人均收入的一个缩影。“重庆GDP占全国1/40,那么把13万亿乘以40,才比较接近于全国所需要的绿色低碳投资量。这是500多万亿的概念,远远超过138万亿。”

02

绿色低碳投资机会主要在这五个板块

那么,碳中和将带来哪些投资机遇?

“我认为,未来绿色低碳投资机会主要是在能源、交通、建筑、工业、林业等五大板块。”演讲中,马骏给出他的答案。

根据清华大学能源研究所张继良教授团队做出的测算,认为到2040年中国电力机结构中95%就应该是可再生能源,到2045年左右电力结构要实现碳中和,不是原先想象的2060年——提前了10到15年。因为只有能源先行实现碳中和,才能让建筑、交通、工业等其他产业,充分用“绿电”去实现碳中和。

马骏透露,目前部分行业协会经过预测,未来五年,风能和光伏的新的装机容量就应该达到每年100GW甚至以上,该数字会超过过去五年的1倍。未来,或将以风能、光伏、氢能为主构建一个新能源体系。

另外在交通领域。马骏认为,未来主要实现零碳的手段就是“电气化”,未必所有交通工具全部是电动车,像公共交通、重卡、航空、轮船很可能未来使用的是氢能,但是电动车是未来交通运输的零碳化的主力。“所以,许多学者都预测电动车未来的销售、投资都会有大幅度的成长,每年可能会超过35%。此外,氢能作为储能方式也将迎来爆发式成长。”

03

要避免哪些碳中和投资风险?

在碳中和大背景下,我们又应该防范哪些投资风险呢?

马骏在演讲中指出,跟气候相关的主要有两大类风险。其中,一类是物理风险。

“意思是,如果全世界都不去应对气候变化,不搞碳中和,大家继续按照过去的生活、生产方式来运行经济体,那就还会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碳的化石能源产品。那么,气温依然会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南极、北极冰川熔化,进一步带来更加高频的台风、洪水、热浪、干旱、煽惑等自然灾害。”

国外曾有科学家测算过,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海平面上升和自然灾害可能将导致全球43万亿美元的资产损失,占到全球资产总额的30%。

马骏举例说,如果海平面上升几米,中国所有沿海地区主要城市都可能被淹没。而在极端情况下,全球可能有10万人口会变成气候难民,无家可归。但如果争取到2050、2060年将全世界碳排放降到0,海平面上升和因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自然灾害将会得到有效遏制。

除了物理风险外,还有一类风险叫做“转型风险”。

“就是如果全世界都承诺实现碳中和,它就会带来更大的‘转型风险’——未来30多年时间里,如果一家高碳企业不能转型到低碳和零碳,这家企业就将被淘汰出局,其资产价值也将变为零,而企业贷款也极有可能变成坏账。”马骏解释说。

“这些行业非常多,包括煤炭、煤电、石油、天然气等等相关行业,特别是重工业里面大部分行业,包括钢铁、水泥、铝业、石化、造纸等等。”马骏指出,基于这些风险的判断,目前全球有很多金融机构已经或宣布要退出煤电领域,有些则宣布要在未来几年内逐步退出对煤电的贷款和投资。

编辑|王依丹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