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动态 > 详情
赵春江:快速发展农业数字经济 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作者:中国发展网
  • 发布时间:2020-12-24 22:46:27
  • 526次

国内首届“人工智能VS顶尖农人”的数字农业种植竞赛——“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中,进入决赛的4支AI队伍分别在阿姆斯特丹、北京、南京和昆明,远程控制位于云南富民县国家高原云果产业园内的智能化温室,利用尖端数字设备和人工智能,远程种植草莓。大赛主办方/供图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记者 | 杨虹

新一代信息科技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变革了我们的生产方式,数字技术给农业农村变革带来了重大机遇。“目前中国农业数字经济规模是5778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26万亿元,抓住数字技术机遇,快速发展农业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赵春江在日前举行的“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上表示。

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潜力巨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广袤的农村地区,农业行政村高达58万个,基于数据科学的农村治理体系建设非常重要。未来,要抓住数字科技、信息科技对农业农村这种变革性的机遇来开展工作,这对经济、对社会都有重要贡献。

在赵春江看来,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巨大潜力,人工智能基于大数据和算法做科学决策,可实现多因素协同和智能控制。农业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重点应用,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发现规则和知识,构建知识图谱,通过网络可为农民提供精准的农业知识服务。

“智慧农业实际上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多个先进生产力要素融合后农业产生方式的变革,是农业信息化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的高级阶段。”赵春江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人工智能可以提高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水平,提升农业从业者对农业生产系统的智慧管控能力,帮助其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需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的重要作用。”赵春江强调说,科研人员和社会力量,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携手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研制核心产品,加快产业化应用,引领农业变革。

“AI+农业”为我国向农业发达国迈进提供机遇

我国是农业大国,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但却不是农业发达国家,这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制约因素就是农业科技不够领先,“AI+农业”则为我国农业弯道超车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赵春江认为,通过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变革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走向电脑替代人脑、机器替代人力的一条全新的智慧农业发展模式。农业无人机、无人拖拉机、智能收获机、智能除草机、挤奶机器人等类型的农业机器人技术,是未来智慧农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农业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工劳动,有效解决传统农业生产中人工劳力不足、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等问题。在未来的无人农场中,再也看不到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劳作的场面,而是各式机器高效有序地工作。”赵春江表示。

数据显示,2016年为27.6亿美元,预计2020年为111亿美元,2025年为308亿美元。而农业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农业应用领域中最有产业化前景的技术。

赵春江表示,人机共融是未来农业人工智能发展重要的一环,将人和机器的智能起到“1+1大于2”的作用。由于农业非结构化特点特别突出,运用人机共融技术将大大减少农业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成本,通过机器人预测人的意图并与人交互,可使机器轻松完成复杂的目标任务。

智慧农业安全自主可控需解决技术上“卡脖子”问题

赵春江认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谁来种地、怎样把地种好的重大问题,面临着质量效益不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等挑战。

电脑替代人脑、机器替代人力、自主替代进口,这是中国智慧农业发展最重要的三件事。围绕农业“保供给、促升级、提效益、可持续”发展理念,赵春江建议:“十四五”期间,我国智慧农业应围绕以下目标进行任务布局。一是电脑替代人脑,通过农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涉农人员运用信息与知识水平和管理决策能力;二是机器替代人力,通过农业智能装备的创新发展,核心解决农村劳力短缺、人工成本高的问题;三是自主安全可控,核心解决卡脖子与短板技术,确保安全自主可控。

对于目前我国智慧农业在技术环节上的“卡脖子”问题,赵春江分析说,拖拉机的自动换挡技术目前亟需加以解决,超过240马力的大型拖拉机现在自主研发还存在一定难度。另外,高端农业传感器对外依存度达80%以上,比如食品加工过程的超高压测量传感器、测定土壤重金属和土壤养分的传感器,以及动植物生命信息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涉及原理算法、材料工艺、光学器件等很多方面。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