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金融 >分析研究 > 详情
专家:实现“碳中和”有三条路径 关键是降低绿色溢价
  •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
  • 发布时间:2021-07-05 00:24:03
  • 335次

近几年来,绿色行业蓬勃兴起,但是标准不完备,资金短缺,相关专业人员缺乏,产品不完善等新兴行业存在的问题客观存在。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绿色金融”帮助绿色行业加速发展,健康发展解决碳排放问题,抗击气候变化成为了金融行业的研究热点。

“绿色金融的内涵建立在绿色经济基础上,主要是用金融的方法和手段来促进绿色经济的实现。而实现绿色经济的核心,是将环境的外部性内化,这将使生产和消费向绿色行业和绿色产品倾斜。”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中国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芮萌在近日举办的首届中欧绿色金融论坛上如此表示,该论坛以“金融向善——可持续金融发展展望”为主题。

芮萌向记者表示,发展绿色金融的意义不仅在于环境保护,对于中国能源安全也具有重大意义。现在我国的主要能源来源是石油,其中70%依赖进口,比如中东、委内瑞拉,这就导致能源供应受到很大威胁。所以,我们现在的企业和技术多向清洁能源投资,尽管短期内会损失增速,但长期来看是一个在能源方面获取主动权,领先世界的好机会。

他还认为,碳排放经济活动让个人或企业受益,由此带来气候的变化和空气的污染等损害是由全体社会承担的,而这种负外部性使得自由市场形成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不符合整个人类或者社会的利益,体现为石化能源的市场价格太低,消费量过大。而纠正负外部性的关键在于碳价格,碳价格衡量的是碳排放的社会成本,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付费,把碳排放的社会成本转为使用者的成本,从而促进经济主体来节能减排,从而从石化能源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的转换。

如何来确定碳价格呢?芮萌介绍,比尔·盖茨对如何避免气候灾难提到一个概念,叫做绿色溢价的指标,是指某一种活动的清洁能源,能源成本与石化能源成本之差,负值意味着石化能源的成本相对高,经济主体有动力向清洁能源转换,从而降低碳排放。绿色溢价实际上就是转换价格的概念,是“碳中和”的重要分析工具。“碳中和”的关键是在于降低绿色溢价,一旦绿色溢价为0,也就意味着“碳中和”的生产技术非常成熟,没有必要再使用过去重污染的石化能源。

此外,芮萌表示,达到“碳中和”有三条路径,第一是碳定价,第二是技术的创新,第三是社会的治理。

双碳战略下,产业将发生哪些变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影响力指导委员会委员马蔚华认为,实现“双碳”目标不仅是挑战,也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和多重效应。在未来20到40年内,整个社会,包括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整个社会认知的不断提高,一大批产业可能会被淘汰,比如发电厂、钢铁厂。但同时又可以塑造、诞生很多新的产业,所以这对商业发展和企业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澳新中国行长、澳新银行大中华区总裁黄晓光认为,从产业角度出发, “碳中和”过程中,中国碳排放量将减少近90亿吨。未来30年,中国能源进口可能减少95%,将有百亿万计的投资集中在新的产业、新的技术。作为银行来讲,这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变革,对业务和经营都将产生巨大影响。金融行业作为媒介机构,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有大量可做出贡献的空间。

绿色金融发展目前还面临很多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李瑾指出,第一个就是数据。因为金融的投资是有自身的一套逻辑,所以在投资绿色的时候,在数据方面的要求还是非常严格。未来,环境和碳排放相关信息的披露,标准和框架会逐步地建立,而且未来会从自愿的向强制性的来进行披露,在事前、事中、事后的评估方面也会做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第二是基于数据的核算体系。她认为,碳市场会计的问题,关于绿色资产核算的问题,其实都还是一个空白,迫切地需要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为市场的推动来提供一些基础。

第三,涉及到绿色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定价。她认为,交易所本身就是在从事这样一项工作,通过给原来并没有一个价值的环境资源,通过一个总量目标的设定来赋予一个稀缺资源的价值,有了这个定价之后,再去做绿色成本,在去做成本收益的核算就有了更好的定价空间。但是,未来怎么在收益当中把生态价值这部分进行更好地体现,还有待不管是学界,还是业界,在生态或者绿色的定价方面可以有更多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作者:李澜青,实习记者,吴霜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