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利用现状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低碳工业示范园区”,2020年纳入天津市试点交易的重点行业企业共12家,二氧化碳排放量为693万吨,年综合能耗在万吨标煤以上的非重点行业企业23家,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45万吨。合计为1038万吨,占规上工业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2.7%。现存主要是三点问题: 1.能源结构偏煤,2019年一次能源天然气消费占比低于15%,远低于其他国家级开发区。随着滨海新区成立后财税体制的变化,以及我区对泰达控股公司能源基础设施监管能力的弱化,我区能源系统未能赶上国家能源领域改革的步伐,现有能源体系劣势日渐突显。 2.产业结构偏重,南港工业区碳排放量占经开区碳排放量的50%以上,且呈上升趋势。南港是我区重要的产业增量承载地,石化产业整体排放强度高,将带来碳增量和碳强度双重压力。 3.管理机制欠缺,随着滨海新区成立后财税体制的变化,以及我区对泰达控股公司能源基础设施监管能力的弱化,我区能源系统未能赶上国家能源领域改革的步伐,未形成能源互联网统筹能源管理提高能效。
碳达峰实施路径
实施碳达峰总体原则一是原则上不提倡过早达峰,确保国家总体2030年前达峰即可。二是原则上以碳排放量强度为主要约束性指标,暂对排放总量不做限制,重点以提高能效和绿电比例、发展绿色GDP为主。具体思路为: (一)开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1.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持续降低燃煤在能源系统中的消耗量,加快推动现有供热系统低碳化,鼓励发电企业参与深度调峰服务,推动热电联产机组开展灵活性改造。 2.提高天然气消费量。推动建立完善的天然气供应体系,提供多源供气。优化天然气利用结构和方式,积极发展燃气分布式能源。积极拓展用气领域,推动城镇燃气、交通运输、工业燃料、公共服务等领域的能源高效科学利用。 3.大力发展新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鼓励可利用未建土地、绿带或与公园结合,建设城市绿地光伏示范项目,开展南港海上光伏项目建设。充分利用余热余能,重点推动工业余热供热的热源开发利用和LNG冷能综合利用。 4.推进新型能源系统建设。整合供热、燃气、电力等市政能源信息,打造国际领先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区,实现能源智慧高效、互补互联。推广建设智能热网,实现对热源、管网、换热站的工况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管理。 (二)开展制造业低碳发展行动 1.加快存量产业低碳转型。推广产品绿色设计,推进绿色制造,开展重点行业企业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实施绿色制造转型行动,高质量推进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建设。 2.遏制“两高一低”盲目发展。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环境准入关,推动新建“两高一低”项目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对不符合产业政策、能耗“双控”、产能置换、 “三线一单”、污染物区域削减等要求的,依法不予审批。 3.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立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定位,推进工业绿色升级,聚焦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成电路、车联网、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航空航天等产业链,构建智能科技的现代工业体系。 4.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大力发展以风电、光伏、氢能和冷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储能+ 新能源”为基础的分布式智慧能源产业。 5. 加强工业节能。推进结构节能,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实施重点行业节能改造,加快先进节能技术、装备和产品推广应用,推进企业绿色工厂和能源管理中心建设。 6. 深化园区循环化建设。促进各片区内不同产业之间物质和能源的低碳循环,完善园区温室气体管理体系,重点产品实行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管理,实现源头、生产、产品应用的低碳化。 (三)开展南港工业区达峰行动 1.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做好源头严防,严格按照南港工业区准入要求招商引资,把好项目入园关,从源头减少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推动互联网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鼓励企业提升能源、资源、环境智慧化管理水平。加快光伏、冷能、氢能、余热余压一级地热等各类清洁能源和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 2.工业制程节能低碳。全面推进节能和能效提高,鼓励采用绿色工艺,加大余热余压回收、梯级利用能源等节能改造措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现有装置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构建管理、监察、服务“三位一体”的节能管理体系。 3.资源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南港工业区申报循环化改造。深入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余热余压回收及废气综合利用。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完善废旧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 4.运输体系绿色便捷。加快南港港口绿色化升级,完善绿色港口集疏运系统,推进天津石化至南港工业区管廊项目建设,提高南港铁路运输比例。依托南港工业区氢能资源,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公交、物流等场景的示范运行。 (四)开展城市更新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低碳行动、金融创新助力达峰行动,科学规划低碳空间布局,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和优化用能结构,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公共机构示范先行,提升区域生态功能。构建公共交通体系,完善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推动智慧交通建设。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全面提升节能管理能力,打造科技创新应用高地,鼓励绿色消费,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加强统计核算能力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国际绿色经贸合作,全面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