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新闻 >碳中和 > 详情
「解读」迈向“碳达峰” 未来十年生产生活将发生哪些变化?
  • 作者:央广网
  • 发布时间:2021-03-21 17:32:07
  • 320次

央广网: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李俊峰:碳达峰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个年份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不再增加,以后要开始下降,或者进入一个平台期后在一定范围内有微小的波动,之后再平稳下降。碳中和是指一个国家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和大自然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相平衡,它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

央广网:为什么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李俊峰:地球美好而脆弱的生态系统,是由地球及包围地球的厚厚的大气层组成的。大气层就像气球一样包裹着地球,保持地球有适宜万物生存的温度、空气、水分,比如人要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分解人类身体里的糖分、脂肪,给人体提供能量。植物也要呼吸,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积累能量。大自然可以大体上维持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平衡。大气层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维持地球的水循环和大气流动。

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容易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那么人类就像生活在一个热气球里面,如果不断地注入热空气,终有一天,大气层这个“气球”就会被撑破,人类就会失去一层保护。如果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度负增长,“气球”就会瘪下去,也不好。所以,我们要追求的是一个“碳中和”的平衡状态,保护人类地球家园的生态平衡系统免遭难以挽回的损害。

央广网:目前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哪些行业领域?

李俊峰: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和工业过程(炼钢、水泥生产等)等,前者排放的二氧化碳占90%,后者排放量占10%左右。按能源的终端消费划分的话,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碳占40%左右,工业的排放量占35%左右,交通、建筑业的排放量各占10%左右,还有农业等也排放一部分温室气体。

所以说,实现碳减排就要改善能源结构,如果我们发电不用化石能源,而用非化石能源,那么就可以减少碳排放。

央广网:过去二十年间我国的碳减排成效如何?

李俊峰:上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节约能源的基本国策。2005年开始,我国进行了能源双控——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严格控制能源强度。“十二五”时期,我国提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具体指标。过去二十年间,我国一步步放缓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速,从“十五”时期8%的增速降到“十三五”时期1.5%以下的增速,大大延缓了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速度。

央广网:当前我国设定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目标年限,并将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这意味着什么?

李俊峰:这意味着我们要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本质上是要倒逼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发展从资源依赖转向技术创新驱动。因为高资源消耗的发展方式不是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我们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找到一条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之路。

同时,“2030年前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气候行动目标,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将在经济、能源和环境等方面,给中国乃至全球带来深刻影响。

央广网:当前到实现碳达峰的未来十年间,我国经济社会将发生哪些深刻的变化?

李俊峰:今后十年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量要逐步降到0。降到0后,我国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基本不再增加。届时我们新增的能源消费量主要以非化石能源、清洁能源为主,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能源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产业结构方面,我们也会淘汰落后产业、落后技术,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来拉动经济增长。

央广网:中国在未来十年实现碳达峰,难度大吗?

李俊峰:这个肯定有难度,但是可以做得到的,全世界已经有许多个国家实现碳达峰。我们不要把碳达峰看成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可以把它看得像人的减肥,只要下得了苦功夫,就可以减肥,就有益于身体健康。当前,我们的能源偏煤、结构偏重、效率偏低,我们可以通过“减肥”来实现绿色转型,让经济更健康地发展。我们需要树立可以通过发展方式、能源系统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实现碳达峰目标的信心、决心,还要有慢慢改变的恒心,持之以恒地去改变。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