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新闻 >绿会动态 > 详情
疫后经济绿色复苏成为全球新共识
  • 作者:中国经济新闻网
  • 发布时间:2020-11-15 01:19:46
  • 694次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各国如何化危为机,塑造绿色发展动能呢?在11月13日晚,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0年会经济峰会分会场“绿色复苏:全球新共识”上,国内外众多专家展开讨论。本环节由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志洲主持,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解振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尼古拉斯·斯特恩,法国巴黎银行董事长乐明瀚,绿地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玉良,安永全球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狄思博,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波等纷纷发言,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绿色发展日益成为新增长动能

 

  如何认识绿色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强调,绿色发展和经济增长并不矛盾。它能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成为消费新的增长动能,也会成为创新新的增长动能。

 

  “绿色发展包括但不限于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还有一个更宽的定义,包括绿色的消费、绿色的生产、绿色的流通、绿色的创新、绿色的融资。实际上它是一个日益绿色化的完整的经济体系。”刘世锦说。

 

  对于我国疫后的经济复苏,刘世锦认为有三个问题需要关注。第一,要把碳排放和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结合起来,协同推进。通过污染的治理、生态的修复,同时也在促进碳的减排。第二,要有科学、合理的绿色核算。第三,要重视绿色技术的推广。特别是,绿色城镇化一定要有前瞻性。

 

  绿地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玉良认为,“十三五”期间,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未来,绿色发展的任务仍然非常繁重,尤其需要以下两个方面,做更多工作。

 

  第一要发挥消费在经济当中的重要引擎作用,为绿色复苏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需要在构建强大的供应链市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发展新的消费业态、坚定不移的扩大进口、制定切合实际的鼓励消费的税收政策等五个方面做一些工作。

 

  第二,要完善城镇化战略。必须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城镇化的过程,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未来应该在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都市圈、优化城市内部空间布局、打造绿色建筑和绿色基建、有序推动城市更新等方面做工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现在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一个共同话题。据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波介绍,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魏桥创业集团一方面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把员工的健康与安全放在第一位;另一方面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大力转变生产方式,实现绿色复苏。

 

  “在技术创新方面,魏桥创业集团走创新之路,为绿色发展打造一个科研基础,同时,走模式创新之路,为绿色发展筑牢一个产业集群。未来,魏桥创业集团将继续立足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的先发优势,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可持续化,在更高水平上推动绿色发展。”张波说。

 

  绿色发展未来需要更多全球合作

  

 

  “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是现在面临的两个全球性危机,需要全球化的合作才能够解决。可持续的复苏将是未来转变的第一步。投资、自然资本、人力资本是非常重要的。未来,需要建立强大的生态体系、更高效的经济结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尼古拉斯·斯特恩说。

 

  在尼古拉斯·斯特恩看来,要想实现可持续的增长和复苏,实现碳中和的经济,就需要在发展形式上作出改变,思考现在包括从短期、中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投资,来使得经济能够重新恢复,比如更高效的建筑,更好的城市设计、更好和更可持续的交通等,所有这些都必须落实到位,才能帮助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绿色领域正吸引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的关注。法国巴黎银行董事长乐明瀚认为,金融行业需要多参与绿色金融领域的讨论,共同推动绿色发展。

 

  “在欧洲,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核心投资原则。中国也在有力地推动向绿色、低碳的转型。中国是绿色债券最大的市场之一,未来,跟中国合作、跟中国公司合作很重要。相信中国未来在绿色发展方面会有更大的成就。绿色发展未来需要更多的全球合作,这样才能实现全球的低碳发展。”乐明瀚说。

 

  全球范围内的气候灾难带来很大的代价。这日益引起人们的反思。安永全球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狄思博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教会人们很多东西,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去改变,去解决气侯问题。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对经济复苏非常重要,现在必须要抓住机遇。未来,需要重新思考经济发展重点、长期目标、体制机制等,并且需要所有人积极参与。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