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由中国投资协会与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组委会共同主办的“2018中国国际绿色发展大会”于第20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闭幕。与会专家表示,节能环保产业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体。
绿色创新:既有政策红利又兼顾经济效益
在中国国际绿色发展大会的主旨论坛上,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就如何坚定不移致力实现绿色振兴,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绿色低碳的经济体系,包括绿色产业体系、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如何推动形成绿色新动能,如何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如何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投资协会会长杨庆蔚表示,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发掘绿色创造力典型样本,推进绿色创新实践,提升绿色价值创造体系,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鼓励绿色消费,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面形成。
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季晓南则强调,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进程离不开以“绿色产业、绿色科技、绿色金融”为核心的绿色发展新动能的强力支撑。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将推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经济体系,推动以“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绿色科技跨界融合、绿色品牌高端化”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化转型道路。
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史作廷提出,节能环保产业是典型的政策驱动型产业,只有紧跟我国生态文明、绿色发展重大制度创新,积极承担节能减排重点任务,把行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起来,才能把政策红利转化为行业发展的推动力。
节能环保产业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节能环保产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产业产值从2010年约2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超过5万亿元,年增速超过了15%。技术装备迅速升级,服务业态不断创新,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绿色样本:形成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
此次发展大会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发布了《发现中国绿色创造力样本》。此次样本共推出了绿色金融试点省份名单,绿色产业园区、新城名单,绿色企业名单,绿色服务机构名单和绿色领军者名单五大类样本。
会议现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史英哲对样本进行了点评。他表示,样本通过大数据技术,纳入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具体衡量了城市、园区、企业、机构和个人的绿色发展水平,包括绿色发展理念、战略、政策、行为、管理、产供销、进销存等因素,衡量污染排放、能源消耗、资源消耗、绿色收入、绿色研发等指标。“五大类样本单位,通过自身的榜样力量引领着我国绿色发展新时代。”史英哲表示。
中国投资协会投资咨询委副会长祝慧烨表示,入选样本单位企业将优先推荐到2018~2019年度国家优质投资项目(绿色投资项目专项)的推介表彰活动,并推进与绿色金融服务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旨在发挥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在投资领域中的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形成行业典范,从政策、资金方面得到支持,获得社会推广效益,让绿色发展成为样本单位的内生创造力、竞争力和核心价值观。“通过国家宏观政策倾斜和市场资本的青睐从而有效提升样本单位的绿色附加值,树立其绿色发展思路,走绿色发展之路,是样本发布的重要意义。”祝慧烨表示。
绿色投资: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作为此次大会的承办单位,中国投资协会投资咨询委多年来致力于产融对接服务,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祝慧烨表示,2018中国国际绿色发展大会作为第一届绿色发展大会,后期将形成常态,投资咨询委将为参会单位提供更多的绿色产融对接服务,将建立可识别、可计算、可比较的投资标准,增强可持续的投资能力,鼓励提供绿色投资服务,发挥投资者的示范作用,推动建立绿色投资长效机制。
祝慧烨说:整体工作以“一个业务定位、两大运营载体建设、三大核心功能、四大重点产业、三大专项联动”为系统开展全年工作。
一个业务定位,即为绿色项目与金融机构搭建平台,支持政府制定的绿色金融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业务;两大运营载体一是以绿色创新中心为运营载体,开展一带一路中国产能国际合作、全球技术转移与绿色商机供需合作及绿色供应链行动,二是对接全国产业与金融创新联盟载体,为区域经济及实体产业提供组合性金融应用服务;三大核心功能是倾力打造绿色项目库,编写年度绿色创造力白皮书,搭建绿色产业加速器,以“绿色金融服务、绿色创造力指标建设、绿色供应链合作”为导向,对合作企业与各地政府等提供绿色创造力的能力建设;四大产业是重点引领打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绿色农业、绿色建筑四大产业;三个专项联动是开展政府合作联动、总部经济联动、绿色品宣联动等。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程晖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