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我国标准化发展蓝图正式出炉,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也将进一步提速。
今年以来,“双碳”作为顶层设计关键词强势“刷屏”,屡屡出现在多个重要场合或规划文件中。“双碳”目标将深刻影响中国能源结构,也成为2021年资本市场最热的话题之一。今年以来,万得碳中和概念指数累计上涨约20%,石大胜华、永太科技等近20只个股涨幅逾100%。
分析人士认为,一直以来,绿色和低碳的标准界定问题,始终是绿色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属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未来我国有望进一步出台政策严格限制粗放型经济发展,制定新能源行业发展标准,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有望迎来良性发展。
建立“双碳”标准提上日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正式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下称《纲要》),从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和推动标准化改革创新等九方面提出35项举措,加快构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
其中,在完善绿色发展标准化保障方面,《纲要》明确,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抓紧修订一批能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提升重点产品能耗限额要求,扩大能耗限额标准覆盖范围,完善能源核算、检测认证、评估、审计等配套标准。
同时,加快完善地区、行业、企业、产品等碳排放核查核算标准。制定重点行业和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完善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制度。完善可再生能源标准,研究制定生态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标准。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工程。
2021年,中国正式提出“30·60”碳目标规划,即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院长顾蔚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直以来,绿色和低碳的标准界定问题,始终是绿色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属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安永大中华区能源与资源联席主管合伙人朱亚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纲要》体现了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决心,为“双碳”目标的落实提供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和制度保障作用。
让“双碳”工作有据可循
持续完善绿色标准的建立,将为保障后续“双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准绳。
顾蔚举例称,以绿色金融为例,绿色金融发展有五大支柱,其中的第一支柱就是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这几年,遵循“国内统一、国际接轨”原则,通过国际对照和国内实践,绿色金融标准得到不断完善,这也使得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总规模位居世界领先,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绿色标准的持续进步。
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域,建立健全“双碳”标准,以及标准项下的核算、监测、认证、评估、审计等配套环节,同样是各个地方、各个行业高质量实现“双碳”目标的首要工作,清晰的碳源、碳汇数据是支撑起“双碳”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素材。顾蔚认为,从这个角度看,《纲要》中专门提到“双碳”标准问题,这对于加快推进“双碳”工作具有非常重要且非常实际的意义。
朱亚明亦认为,《纲要》指出要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完善碳排放核查核算标准,这对于完善碳市场,推动统一碳定价以及加快更多地区碳市场的开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意义。同时,标准的制定也将为企业完善自身碳排放管理提供参考标准,让企业碳盘查工作有据可循。
同时,《纲要》不仅提到了“双碳”标准,也同样提到了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的标准、绿色生产的标准、绿色消费和绿色产品分配评价的标准。在顾蔚看来,这为围绕包括“双碳”目标在内的绿色发展提供了一组完整的、多元的、综合的标准体系,对于整体性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反过来助推“双碳”目标,也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
“完善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制度,将促进市场的绿色消费,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贸易摩擦,稳定进出口贸易,减少国际贸易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影响。”朱亚明说。
完善可再生能源标准,研究制定生态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标准是对能源市场和碳市场的有效补充。在朱亚明看来,该举措可强化市场化的手段对社会低碳转型推动,促进国家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政策体系雏形加速建立
今年以来,“双碳”作为顶层设计关键词强势“刷屏”,屡屡出现在多个重要场合或规划文件中。
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等。
3月,《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的重点工作包括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5月,国家发改委表示,我国正在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研究制定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和领域的碳达峰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6月,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在“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全体大会上表示,上海在引领绿色金融发展上具有巨大潜力和优势。
7月,全国性碳市场正式启动,这是全国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未来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市场扩容,交易活跃度有较大抬升空间。
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明确了新时期做好能耗双控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我国产业低碳转型速度加快。
另外,十四五规划提出,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其中,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在2021-2025年间累计单位GDP能耗强度下降13.5%。
综合看来,《纲要》的出台,将大力推动后续节能降碳标准的制定,建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规范和工作基础将进一步提速。
相关产业或迎良性发展
“双碳”目标将深刻影响中国能源结构,也成为2021年资本市场最热的话题之一。
借助“双碳”东风,A股相关股票实现快速上涨。今年以来,万得碳中和概念指数累计上涨约20%,石大胜华、永太科技等近20只个股涨幅逾100%。
同时,“双碳”话题热度持续升温。记者通过Choice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在搜索框中输入“碳中和”关键词,检索得到的券商研报数量超过1000份,涉及宏观、策略、行研等多个维度。
其中,缺电是近期市场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今年以来,多地出现电力缺口,3月以来,全国用电负荷水平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8月份,全国最高用电负荷达113218万千瓦,同比增长5.19%,延续上月高用电负荷缺口态势。
“能耗双控加码和缺电背后实则指向了同一个核心问题: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尚不足,新能源发电体系(光伏、风电、储能、电网配套、新能源运营)将持续完善和大力推进。”安信证券分析师陈果分析称。
川财证券研报显示,未来我国有望进一步出台政策严格限制粗放型经济发展,制定新能源行业发展标准,进而避免资源浪费,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有望迎来良性发展。
关于碳中和主题的受益路径,开源证券认为,首先,关注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替代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其次,促进绿色消费(如汽车、家电家居、装配式建筑、可降解塑料等)与碳捕集及封存技术的研发应用;最后,关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试行和相应配套的碳监测标准。政策尚在加速期,碳中和主题有望成为驱动价值回归的年内最强主线。
记者 王媛媛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