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蓝图碧水保卫战,维护绿色生态环境,是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工程。垃圾作为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因素,对土壤、水分、空气等,甚至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存在潜在危害。“严禁洋垃圾入境”,充分体现中国打好打赢蓝图碧水保卫战的坚强决心,也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一段时间以来,个别企业、集团或组织受非法利益的驱使,违规违法引进“洋垃圾入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满足一己之所需、一人之私立,同绿色生态建设背道相驰、格格不入。“严禁洋垃圾入境”,要从严守关口,加强对违法组织和集团的打击力度,加大防范联控监管机制建设,确保能够精准打击、科学防范、重拳出击,以高震慑、零容忍、无禁区的态度和原则,筑牢生态绿色建设的中国屏障。
“严禁洋垃圾入境”,要谨慎对待一个“洋”字。且知,洋垃圾是外来物、舶来品,具有不熟悉感和无法预测性。加强垃圾分类、实行源头管控、加大回收利用、提高科技含量等等,国内垃圾处置机制体系相对来说有了较为完备和健全的基础。但是,应对“洋垃圾”,防止“洋垃圾”入侵,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要知道,“洋垃圾”一般具有难以化解、携带污染等潜在风险,对于打赢“禁止洋垃圾入境” 一定要赢在“国门前”,加大源头监管和苗头打击,聚焦“零入境”目标,将“洋垃圾”坚决挡住。
“严禁洋垃圾入境”,对洋垃圾坚决说“不”、将洋垃圾挡在“国门外”,每一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自成孤岛。因此,打好“严禁洋垃圾入境”保卫战,要强化公众参与的工作联动机制,做到严禁洋垃圾入境,全国一盘棋、一个都不少、没人能掉队。尤其,每一名中国人更要秉持对祖国和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不做为了一己私利、侵害公众集体利益的事,不做损公为己、同人民群众为敌的事。
生态中国、绿色中国同“洋垃圾”水火不容、势不两立。“严禁洋垃圾入境”,严禁体现的是决心、彰显的是态度、展示的是原则。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集团,都不容践踏法律法规的底线、吞噬生态中国建设的红线。此外,严禁洋垃圾入境就得有严的标准、严的举措、严的问责,对于任何为“洋垃圾入境”放水的行为,坚持动真格、硬碰硬,切实立起“严禁洋垃圾入境”的法律利剑。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