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生活 >绿色服务 > 详情
时报时评丨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全体系生产生活模式
  • 作者:中国经济时报
  • 发布时间:2021-04-24 23:30:44
  • 454次

时报时评

■范思立

绿色低碳不仅是生产方式,更是生活方式;绿色低碳不仅是承担国际责任,更是为了子孙后代。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数据显示,我国能耗强度保持下降,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1%,上年同期为上升4.0%;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1%,上年同期为上升4.5%。

财政部最新数据同步印证了国家对低碳发展的重视。数据显示,节能环保1—3月累计支出同比增长9%,国家对绿色低碳的支出明显上升。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人类生存环境提出挑战。作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中国历来重视节能环保和低碳绿色发展,同时为全球碳减排作出巨大贡献。

截至2019年年底,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8.1%,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3%,都已经提前完成了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目标。

进入新时代,我国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经济体系,不仅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也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于2020年9月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此举再次树立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彰显了大国担当,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引擎,为绿色产业体系提供了弯道超车和抢占世界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机遇。

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首要是清晰理性认识我国的实际。我国作为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资源禀赋决定了我们的发展方式和绿色转型基础。例如,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的70%是煤炭,到了2020年,煤炭消费占比依然高达57%,而世界平均只有27%。发达国家是在煤炭已经微乎其微的情况下倡导绿色低碳,我国是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所以,我国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压力更大。

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全社会需要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产品供给、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需要相应的市场培育与商业模式创新,这也是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最为关键的是,能源生产方式和能源生产地域的变化,同时会解构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区域经济格局,这将催生出大量的应用场景和市场机遇,通过绿色低碳发展降低资源消耗、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成本,最终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安全。

建立绿色低碳经济体系,虽是大势所趋和机遇所在,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和市场不明朗等实际问题;同样,绿色低碳如果过度依赖政府推动,又会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的问题。因此在绿色低碳发展上既要发挥市场的关键性作用,也要发挥政府在政策工具选择、政策环境营造等方面的优势。

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不仅是城市和工业、服务业的事情,也是6亿农村人口和广大农村地区的事情。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需要统筹协调绿色低碳发展给农村地区和农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回应薄弱地区的关切,才能真正实现全国的绿色低碳发展。

作者系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