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生活 >绿色建筑 > 详情
深圳经济特区:以建筑绿色升级推动可持续发展
  • 作者:中国建材报关注
  • 发布时间:2021-02-03 00:00:00
  • 401次

为促进绿色低碳建筑发展,推动绿色城市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深圳经济特区绿色建筑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近日在广东省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明确提出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应当建立绿色建材产品名录,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国有资金参与投资建设的其他公共建筑应当优先使用绿色建材。
解决现实问题 巩固发展成果
据了解,深圳市当前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
绿色建筑体验感和获得感较弱,高品质绿色建筑项目较少,特别是居住建筑,基本为最低星级。对工业建筑,尚未要求全面实施绿色建设。此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人们对建筑环境的健康性能越发关注。
政策及产业支撑不足。激励措施形式单一,除财政补贴外,容积率奖励、绿色金融、绿色保险支持方式仍在探索,尚未形成开发建设主体和使用者意愿的市场驱动,碳交易、综合能效服务等市场化推动机制尚不完善。
建筑绿色运行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不高。重建设轻运维现象仍然突出,绿色建筑运行责任主体不明确,建筑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和物业单位的责任边界不清晰。纳入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耗监测、能效公示的建筑数量相对既有建筑总量及大数据分析场景需求,覆盖率偏低。对高能耗建筑缺乏有效管理措施,建筑节能改造推进困难。
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能力不足。绿色建筑智能化水平较低。BIM等新技术推广和应用程度偏低。绿色建材认证和应用,市场接受度不高。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以绿色性能、建筑能效作为信用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尚未建立。目前,国家、省、市出台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政策都是规范性文件,缺乏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支持,难以有力约束建设各方的权责和规范行为。
提升建筑能效 加大性能保障
建筑行业是碳排放重点领域,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推进,深圳新建建筑规模将继续增长,同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使用功能、空间环境品质要求日益提高,控制建筑能源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为有效控制建筑领域能耗总量和强度,有必要深化和完善绿色建筑领域的立法工作,提升建筑能效、降低碳排放,推动深圳率先实现建筑领域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征求意见稿》共八章八十五条,包括总则、绿色建筑、健康低碳、绿色城市、人才和产业、激励措施、法律责任和附则。
在健康低碳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健康建筑和绿色建筑融合发展、推行健康建筑评价标识制度,并规定了健康建筑的技术应用、建设和运维的各项要求。规定建筑碳排放管理的具体措施,深圳市主管部门提出本市建筑领域碳排放控制目标,建立建筑碳排放减量的相关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明确碳排放权交易、建筑能耗分项计量及数据采集的具体要求。明确了以装配式为主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实施和认定要求,加强预制部品部件管理,推广一体化管理、智能建造和绿色建材。
坚持问题导向 解决发展掣肘
针对建筑节能和绿色性能感知度差,老百姓获得感不强的问题,在充分总结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机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征求意见稿》加强对房屋购买者监督权益保障,增设售房环节绿色性能展示及质量保修责任。新建民用建筑全面要求强化室内环境和绿色性能的检测、展示。加大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政府投资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国有资金参与投资建设的其他公共建筑优先使用绿色建材。鼓励推广绿色建筑质量责任保险,引入第三方保险机构,为绿色建筑增信,加强绿色建筑质量维保和风险管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上了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绿色建筑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使用空间,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明确提出“发展绿色建筑”的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多个部委亦围绕绿色建筑创建、新型建筑工业化、绿色社区等多个专项领域,密集发布了《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等若干指导性文件,对建筑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新的管理措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更是明确要求“推动各地绿色建筑立法,鼓励各地制定更高要求的绿色建筑强制性规范”。
住房建设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是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板块。建筑的绿色发展扩大了市场需求,引导市场消费和产业转型升级,激发市场活动,可以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注入新动力。
中国建材报记者:喻悦
责编:阴音 安晓光
校对:张健
监审:张亚楠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