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生活 >绿色建筑 > 详情
绿色保险持续发力 推动绿色建筑快速崛起
  • 作者:金融时报
  • 发布时间:2020-10-14 15:00:00
  • 473次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色,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直接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撰文写到。“十三五”以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乡村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水青山”成为社会共识与行动。这其中,绿色金融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建筑的舒适健康和美好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建筑的需求逐渐加大。从绿色建筑拔地而起到在全国各地建设起完整的宜居宜业型绿色城区,究竟有多远的距离?业内专家认为,实现绿色保险模式下的银保联动,既能解决企业在开发建设绿色建筑过程中的增量成本,又能通过保险方式对绿色建筑质量予以监督,进而加快城市绿色转型。

  银保联动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

  绿色建筑保险作为绿色保险的一个细分险种,可以为绿色建筑行业相关建筑物、产品、装备、工作人员的职业责任等提供风险保障,是支持绿色建筑发展不可或缺的市场化手段。该险种的提出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从中央顶层设计层面推进绿色保险制度的建立。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原保监会等八部委联合在《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构建包括绿色保险在内的绿色金融体系的工作举措。

  在绿色建筑保险的市场化运作过程中,政府、项目开发商、银行、保险公司和购房者是主要参与主体。简单来讲,开发商在建造前购买一份绿色建筑保险以确保建成后的绿色和节能性能,银行据此保险单给开发商进行绿色授信,建造完成后进行性能评定,如果没有实现最初的绿色或节能性能承诺,保险公司将依照合同进行赔付。

  中国人保财险相关业务专家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绿色保险在事前,会对开发项目起到质量监督及发挥融资增信作用;在承保过程中提供风险管理服务,比如保险公司会聘请专业的第三方风险管控机构,在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提供专业化指导和风险管控,以确保承保项目满足绿色建筑标准;事后若出险则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损失补偿。

  众所周知,绿色建筑在我国起步较晚,加上受制于投融资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绿建项目在各地推进较为缓慢,而通过引入绿色保险增信机制可以扩大开发商融资渠道、降低开发商融资成本。上述专家表示:“如何通过激发银行为绿色建筑项目放贷、通过杠杆作用撬动绿色资本投入到绿色建筑项目的开发建设中来,并在此过程中采用保险等第三方监督手段,是绿色建筑市场化发展的关键。

  保尔森基金曾在一份“中国城市绿色建筑节能投融资研究”报告中,分析了中国绿色建筑市场的巨大融资需求与缺口及期限错配问题,并提到引入绿色保险创新模式可以推动以建筑实际运行性能为核心的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的规模化发展,并解决长期困扰建筑行业绿色转型的两大错配难题:一是建筑设计与运行之间的性能错配,另一个是绿色信贷发行与性能认定之间的时间错配。

  保尔森基金会北京代表处执行主任莫争春解释称,如果超低能耗建筑最终的能耗指标无法确保实现,那么设计与运行性能就存在错配。但开发商往往在设计阶段积极取得绿色建筑或超低能耗建筑的认证,以便在销售阶段获得溢价收入,而优惠的绿色信贷可能放大错配难题。在这种矛盾中,开发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度降低,最终可能导致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项目的市场化无法实现,绿色转型难度被加大。不过,莫争春认为,如果银行可以根据绿色保险证书发行绿色信贷的话,将极大激发开发商确保绿色性能的兴趣,因此推动保险和银行的联动机制将促进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的发展。

  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多点开花

  生态文明建设在多省、区、市的“十三五”规划中均有具体部署。以北京为例,该城市的“十三五”期间绿色建筑发展目标为,“提升高星级绿色建筑比例,强化绿色建筑全过程管理。”确保北京市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是一项持续性任务。

  据记者了解,2019年3月,全国首单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落地朝阳区。崔各庄奶东村企业升级改造项目引入绿色保险机制,以市场化手段保证绿色建筑实现预期的运行评价星级标准,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由绿色设计向绿色运行转化。

  据朝阳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绿色建筑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导趋势。但与一般建筑相比,其从纸面设计的“绿色”到实际运行的“绿色”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为确保建筑达到绿色运行评价标准,实现预期价值,引入保险机制以满足相关各方对于绿色建筑性能落地的需求,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发展绿色建筑十分必要。

  中国人保财险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投保以后,在这个项目的启动、设计、施工、运行阶段,都会聘请第三方绿色建筑服务机构对重要环节和节点进行风险防控,确保标的建筑达标。同时,在被保险建筑最终未取得合同约定的绿色运行星级标准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将采取实物修复和货币补偿的方式,保障项目方的权益。

  事实上,在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落地朝阳区仅两周之后,青岛市宣布全国首单超低能耗建筑性能保险落地中德生态园,也是通过绿色保险方式来确保多栋住宅建筑预期的超低能耗性能。北京和青岛两地的绿色保险模式实践,充分证明了该模式的广泛适用性。

  进入2020年,绿色建筑性能保险继续多点开花。3月份,浙江湖州银保监分局在浙江银保监局的指导下,获批全国首个绿色建筑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试点城市称号,通过“政银保”多方联动模式破除绿色建筑发展“痛点”。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再次帮助该省重点示范绿色建筑项目获得绿色贷款。负责承保的中国人保财险湖州市分公司还建立了绿色建筑保险认定标准,开发了绿色建筑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数据的采集和积累,逐步完善“保险+服务+科技+信贷”的绿色建筑风险预警和绿色建筑闭环保障机制。


责任编辑:李昂

相关稿件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