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生活 >绿色建筑 > 详情
上海绿色建筑逾6500万平方米,从单体向集群规模化转型
  • 作者:全国绿色产业与绿色金融创新平台
  • 发布时间:2020-08-11 01:10:15
  • 405次

▲虹桥商务区。

以绿为主基调,上海由“浅绿”向“深绿”再向“全绿”,从“壳绿”到“芯绿”再到“魂绿”。根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等部门联合编撰的《上海绿色建筑发展报告2019》介绍,截至2019年底,上海绿色建筑总面积已达6538万平方米。而在2018年,这一数字为5000万平方米左右。

▲虹桥商务区。

上海在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建筑、绿色设计、绿色施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方面,均有长足发展。去年,上海继续执行新建建筑100%达到绿色建筑相关标准,要求建筑项目在总体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全面满足绿色建筑设计要求,在建筑施工图审图中执行绿色建筑专项审核。绿色建筑施工图审图总体规模达到3747万平方米,审图项目总数量为897项。

▲浦东前滩商务区。

此外,上海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去年已创建或梳理储备的绿色生态城区共计27个,总用地规模约为82平方公里。其中,虹桥商务区核心区获得全国首个“绿色生态城区实施运管三星级标识认证”,桃浦智创城、宝山新顾城、浦东前滩已成为本市首批获得“上海绿色生态城区试点”称号的绿色生态城区。

“绿色”不是新建建筑的专利,既有建筑也在不断向新理念靠拢。

▲黄浦江滨江岸线。

黄浦区在新一轮的城市更新建设中,提出“百幢楼宇能效提升”工程,研究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一期工程针对25栋大型公共建筑楼宇,能效提升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同比下降2%左右。今年启动二期工程,覆盖50项以上重点改造项目,从设备节能、管理节能、智慧节能三大类、15个方面展开。

医院全年24小时不间断运行,有没有节能减排的空间呢?答案是肯定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继2018年初步搭建了基于BIM的智慧运维管理平台后,从2019年开始,利用已积累的重要设备监测数据、医院全院报修数据、回路用电数据、设施设备保养纪录等医院后勤大数据,结合BIM中记录的建筑静态信息,搭建后勤大数据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设备、能耗及运维监测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以此为依据安排主动式巡检、评估外包工作质量、安排节能管理措施等,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指导医院运营决策,保障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进一步推进智能医院的建设进程。

作者:史博臻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