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产业 >产业动态 > 详情
《中国金融》|推动绿色供应链金融创新
  • 作者:中国金融
  • 发布时间:2021-12-29 00:31:55
  • 377次


作者|袁进明「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

文章|《中国金融》2021年第24期

近年来,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而绿色金融是促进绿色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其中绿色供应链金融是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目前绿色供应链金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还没有一个准确、权威的标准和定义,从国内外的理论探索和业务实践看,该业务同时融合了绿色供应链、供应链金融以及绿色金融的理念,在强调交易基础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

惠州绿色供应链金融的实践

绿色供应链金融由于其依托行业的多样性和金融模式的特殊性,尚未形成公认的权威模式,国内多个省市依托优势产业开展了实际探索,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重点发展的珠三角东岸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之一,惠州的经济结构和发展特点已具备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的良好基础。

惠州发展电子行业绿色供应链金融的良好基础

一是惠州电子信息制造业具备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惠州地处珠江东岸,与深圳、东莞共同组成国家重点打造的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所在地,电子制造业增加值排名全省第三。从本地产业结构看,电子信息制造业是惠州两大支柱产业之一,工业增加值等多项指标为全市制造业中占比最高的行业;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企业513家,拥有如TCL集团等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级的多家上市电子信息产业企业。

二是惠州的制造业绿色发展氛围日渐浓厚,电子制造业是核心组成部分。近年来,惠州制造业加大了绿色转型的投入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2020年底,惠州市国家级绿色工厂达到17家,排名全省前列。惠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绿色转型的政策文件,例如,给予新获评国家级、省级的绿色制造及智能制造等品牌企业一次性的资金奖励。

三是惠州建成了核心企业主导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惠州不仅有完备的金融机构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还有居国内前列的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TCL集团的“简单汇”平台。截至2020年末,“简单汇”平台中企业群体绝大部分是小微企业,惠州本地累计注册企业1500多家,其中中小微企业占比近九成;平台交易规模目前已突破5000亿元。

惠州推动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具体措施

借鉴先行地区经验,研究制定惠州方案。引导金融机构、企业、专业碳排放测评机构共同研讨,突破当前供应链金融模式瓶颈,探索业务模式创新。对《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0年版)》《绿色贷款统计制度》等绿色金融制度文件进行系统梳理,着重研究讨论了绿色供应链金融的认定主体、认定标准、业务模式和政策对接等问题,参与广东省金融学会关于绿色供应链金融标准的认定研讨。梳理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关于绿色金融的财政支持政策,推动地方政府增设绿色金融的奖补制度。

探索基于产业链碳账户的绿色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根据惠州产业特点、区域分布和企业实际情况,择优选取部分县区的部分行业作为绿色供应链金融试点,探索标准制定、业务规程和奖补政策等方面的创新。推动本地大型龙头电子制造企业基于自身产业链和绿色低碳转型需要,联合权威第三方评估机构,研究制定产业链条企业碳账户测算标准,根据碳排放量对企业进行分类,引导金融机构对绿色低碳企业提供更为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推动具有产业基础的县区对绿色供应链金融业务出台政策激励,金融管理部门探索通过多种政策工具与各部门形成政策合力。

推动绿色票据再贴现拓展到电子制造领域。目前惠州在对绿色新能源电池的票据再贴现业务已取得初步成效,对主营业务为新能源企业动力电池生产和销售的某大型电池企业在金融机构已贴现票据以优惠利率办理再贴现,为绿色企业提供低成本支持。在此基础上,组织推动TCL集团等电子制造龙头企业,依托其财务公司或商业银行,梳理平板电视机、微型计算机和LED照明等符合国家绿色标准的电子制造产业链,分析绿色供应链的诉求和痛点,探讨绿色票据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在绿色供应链金融中的切入点。

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

绿色供应链金融标准体系尚未建立,认定存在困难。一是绿色供应链金融标准体系尚未建立。业务标准是划分是否属于绿色供应链金融的重要依据,由于目前缺乏权威机构对这类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标准进行制定和推广,金融机构对业务的认定存在较大差异。二是绿色供应链金融涉及不同的产业链,跨行业的统一认定存在困难。绿色供应链金融与产业链的运作和特点结合紧密,在不同结构的产业链条中主要的业务需求和形式有明显差别,如电子制造业中核心企业一般是下游整机企业,那么依托下游信用的应收账款融资等业务应用面更广,而石化能源制造业中核心企业一般是上游的炼化或发电企业,其依托上游信用的金融产品就更有优势。总体来说,理论界和实务界还未形成对绿色供应链金融的统一标准。

企业参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自发性不足。在现阶段,国内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政策激励和外部约束,自发意愿不足。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短期投入产出不匹配,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前期的人力资源、研发资金等投入大,存在短期难以获得经济效益、实施效果滞后显现等问题;二是绿色供应链管理需要产业链整体协同,不仅要对企业自身的采购、生产流程进行绿色低碳改造,还要引导上下游企业采取相同的策略,让绿色低碳理念在产业链中传递扩散,这就对核心企业的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绿色供应链设计专业化程度高,需要企业全面、准确、定量测量生产过程中的物资使用、能源消耗、废物排放等信息并折合成对环境的影响指标,这就需要有完备的生产管理体系和专业管理人才,目前企业在这方面的储备普遍不足。

推动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对策

推动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原则

在工作思路上,要以绿色供应链金融作为金融支持“2+1”现代产业集群和绿色发展的结合点,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等扶持政策激发政府、监管部门、金融机构、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的积极性,达到以核心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绿色发展的目标。

在发展原则上,一是根植产业,注重实效。绿色供应链金融应围绕助力产业绿色发展的核心要义,在绿色发展与金融业的两部门结构中,始终把握绿色发展为主金融为辅的定位。二是先行先试、稳步推进。绿色供应链金融目前尚未有权威标准,业务模式仍处于摸索阶段,惠州作为电子制造业供应链金融先行先试地区,应大胆探索、小心求证,在推动业务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提炼总结,推进辖区绿色供应链金融稳步发展的同时,也为全省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三是由点到面、先易后难。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和政策资源,按照由点到面、先易后难进行创新探索,短期内先争取在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形成突破,再强化对优秀突出案例、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宣传表彰,形成正向的示范和带动效应,营造激励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氛围,形成政策投入力度增大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良性循环。

政策建议

完善绿色供应链金融标准体系,推进绿色金融专业服务市场发展。一是坚持顶层设计和地方探索的原则,双向推动绿色供应链金融标准体系建设,探索将绿色供应链金融纳入绿色信贷统计口径,加大绿色供应链金融的推广复制力度。二是通过地市金融学会下设绿金委和多政府部门联合的评估认证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推动绿色供应链金融评价标准的制定,鼓励市场化与行政化并行的绿色供应链金融资质评审制度。三是加快壮大专业服务机构网络,提升相关第三方评估机构专业化程度,提高融资相关环境信用评价、项目咨询、专业法律审计等服务水平,探索编制评估认证标准和基本业务流程。

完善扶持政策,激发市场主体参与动力。目前绿色供应链金融的正外部性尚未充分内生化,这就需要政府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和制度安排,推动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一是强化配套制度建设,制定有效的绿色供应链金融市场机制和监督机制,加强金融机构对于绿色供应链融资使用情况的事后监督,推动核心企业加强对上下游中小企业的绿色生产管理要求。二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探索对参与绿色供应链金融模式融资并取得良好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企业,采取贴息、税费减免和风险补偿等措施,通过适当补贴提高参与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大政策激励力度,提高金融机构发展绿色供应链金融的积极性。创新多种政策工具进一步激发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积极性。一是探索研究出台绿色碳减排支持工具,如通过支绿再贷款业务定向支持银行的绿色供应链金融及绿色信贷业务,或提高绿色信贷作为再贷款质押品时的质押率。二是引导金融机构适当降低绿色资产的风险权重,降低绿色资产的资本占用,鼓励银行提高绿色资产占比。三是推动相关部门研究将金融机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的范围扩大到绿色信贷领域。

运用金融科技防范金融风险,赋能绿色供应链金融。一是利用大数据整合多方信息,通过云平台搭建建模环境和数据加工、清洗环境,构建金融风险模型,预防融资欺诈事件。二是通过人工智能的知识图谱和特征建模,挖掘众多人工审核难以发现的潜在风险,大幅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风险管理效率,降低坏账率。三是利用区块链的时间戳、分布式记账技术,保证供应链相关企业数据开放、共享且不可篡改,通过交叉验证确保交易数据的真实性。四是通过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荐技术,基于不同企业绿色信息流、绿色资金流,设计相对应的绿色金融融资服务,因企施策、精准施策,形成涵盖全过程、全链条和全要素的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

(责任编辑 植凤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