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产业 >产业链 > 详情
碳交易丨20个你应该知道的小问小答
  • 作者:西尔环境
  • 发布时间:2021-07-27 23:12:25
  • 297次

作者:李静云



1. 碳交易市场开市以来进展如何?

2. 什么是碳交易?交易什么东西?

3. 什么是碳排放权?

4. 什么是碳排放配额?

5. 如何分配和获得碳排放配额?

6. 碳排放的历史和现状?

7. 碳排放配额和碳减排量的区别?

8. 如何保障碳排放配额分配的公正性、合理性?

9. 如何保障碳排放数据的真实准确?

10. 什么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

11. 碳交易有关法规和政策有哪些?

12. 什么是碳排放?什么是“净零排放”?

13.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分别针对哪些温室气体?

14. 碳交易试点在哪些城市开展过?

15. 碳交易试点城市的成交情况?

16. 为什么先把发电行业纳入碳交易?

17. 其他行业什么时候纳入碳交易?

18. 如何进行碳交易?

19. 碳交易价受哪些因素影响?

20. 碳交易的价格走势会如何?



1.碳交易市场开市以来进展如何?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启动仪式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启动仪式,并宣布交易正式启动。



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据统计,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首日的碳排放配额成交量410.4万吨,总成交额2.1亿元,全天成交均价51.23元/吨。



截至7月23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483.30万吨,总成交额24969.68万元。



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市场交易活跃,交易价格稳中有升,市场运行平稳。



2.什么是碳交易?交易什么东西?



碳交易,简单地说,就是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当成商品一样来买卖。



1997年《京都协议书》明确了协议签署国的减排目标,并规定了国际碳排放权的三个交易机制:国际排放贸易、联合履行和清洁发展机制,这三种碳交易机制就形成了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雏形。各缔约国将减排目标分配至国内企业,从而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交易前,政府将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配额即碳排放权,分配给企业。



如果A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实际碳排放低于配额,就可把剩余的碳排放权在市场中出售。



如果B企业碳排放超过配额,就需要以市场价格从其他企业购买碳排放权,以抵消超出的碳排放。



所以,碳交易的东西就是碳排放配额即碳排放权



2021年2月1日起施行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规定,碳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价格”为计价单位,买卖申报量的最小变动计量为 1 吨二氧化碳当量,申报价格的最小变动计量为 0.01 元人民币。



3. 什么是碳排放权?



碳排放权,是指政府主管部门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的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



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重点排放单位是指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及以上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



4. 什么是碳排放配额?



碳排放配额,是由碳排放权交易主管部门核定、发放,并允许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当量计)的总量,单位以“吨”计。



5. 如何分配和获得碳排放配额?



当前我国对重点排放单位实行配额免费发放。



碳排放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由生态环境部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和行业基准值,即每发一度电有多少碳配,企业的实际供电量和供热量乘以基准值就是企业的配,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



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则根据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向区域内重点排放单位分配规定年度的碳排放配额。



碳排放配额分配的基础,是经过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核查后的碳排放相关数据,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重点排放单位对排放数据的核查结果乃至分到的配额有疑义的,还可以复核申诉。



现阶段,采取免费分配的方法是基于实际产出量,对标行业先进碳排放水平,配额免费分配而且与实际产出量挂钩,既体现了奖励先进、惩戒落后的原则,也兼顾了当前我国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列为约束性指标要求的制度安排。



6. 碳排放的历史和现状?



世界银行发布报告指出,2003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已比1990年高出16%。



美国科学院于2007年下旬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00-2004年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速率是上世纪90年代的近三倍。



到2007年,发达国家排放量已占全球总排放量约为60%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起至今占了积累排放量的77%



1960年时, 低中收入国家仅占世界排放量1/3。



2000-2004年间,发展中国家占总排放量约为40%,2004年全球排放增长的73%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和少数发达经济体,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80%。



现在中国比1990-2003年间排放总量增加73%,印度增加了88%,美国和日本排放总量增加了20%和15%,欧盟国家排放总量增加了3%。



在中国和印度,化石燃料用于发电的占世界发电量66%。在中东,化石燃料用于发电占93%,东亚和南亚占82%,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占38%。



7. 碳排放配额和碳减排量的区别?



基于项目的减排和基于总量控制的排放配额在性质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时存在着无数的环节。



第一,交易的商品不同。配额交易基于总量控制交易机制,减排交易基于项目自愿减排机制。



两种交易产品的区别在于,一是配额排放是绝对的,自愿减排是相对的,二是配额是预先设定的,在市场开放之初会发放给企业,而减排是事后产生的,只有减排行为确实发生并认证后才能产生,三是配额量确定,交易开始前已经确定了每年的配额量,认证后才能知道准确的减排量。



第二,交易的范围不同。配额交易的范围一般仅限于当地碳市场。比如欧盟的配额只能在欧盟内交易。同样,中国碳交易试点的配额只能在当地企业之间进行交易。



相比之下,减排交易明显是跨区域的,最典型的代表是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其项目开发产生的认证减排(CER)信用可以在世界大部分地区流通;其他自愿减排标准,如认证减排标准(VCS)或黄金标准,也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制定,减排也可以出售给世界。



同样,中国经认证的自愿减排(CCER)信用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在碳交易试点中流通。



第三,交易的目的不同。配额交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企业履行义务,而减排交易既可以满足排放企业履行义务的需要,也可以满足其他企业和个人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



特别是自愿减排标准,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社会责任的市场需求。所以配额交易的需求完全来自碳市场的内生,而减排交易的需求不一定。



在强制性减排市场中,减排是配额的有效补充。因此,为了保证配额市场的需求,每个碳市场通常都会限制减排的使用。



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销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



8. 如何保障碳排放配额分配的公正性、合理性?



为保障碳配额分配的公正性,全国碳市场配额分配的方法是全国统一、公开透明的。



企业根据排放情况可以自行计算,得出应该获得的配额数量。



目前配额采取的是以强度控制为基本思路的行业基准法,实行免费分配



配额分配的基础,是根据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基于实际产出量,对标行业先进碳排放水平核查后的碳排放相关数据。配额免费分配而且与实际产出量挂钩,既体现了奖励先进、惩戒落后的原则,也兼顾了当前我国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列为约束性指标要求的制度安排。



在配额分配制度设计中,考虑到一些企业承受能力和对碳市场的适应性,对企业的配额缺口量作出了适当控制,需要通过购买配额来履约的企业,还可以通过抵消机制购买价格更低的自愿减排量,进一步降低履约成本。



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生态环境部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动尽早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加大对数据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执法保障。



9. 如何保障碳排放数据的真实准确?



市场进行交易,最根本的基础是确保碳排放数据的真实准确,这也是碳交易工作的重中之重。



生态环境部总结多年开展各相关行业碳排放数据核算、报告与核查工作的经验,制定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对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的核算和报告进行统一规范,对省级主管部门开展数据核查的程序和内容提出严格要求。



按照现在的工作程序,在企业报告数据和省级生态环保部门核查工作完成后,生态环境部还要组织对地方的督促检查和对企业的现场抽查,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和第三方机构的信息公开力度,要求企业公开排放情况。



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公开核查技术服务机构从业的业绩,以信息公开方式加强行业监督和社会监督。



10. 什么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



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我国碳市场可以分为强制性的配额交易市场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碳市场交易以配额交易为主,CCER自愿交易是重要补充。



对于排放企业而言,配额和实际排放之间的缺口和盈余可以进行交易。配额市场(强制交易市场)和CCER市场(自愿交易市场)能够通过抵消机制产生联动。



具体来说,重点排放单位可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或生态环境部另行公布的其他减排指标,抵消其不超过5%的经核查排放量。



1单位CCER可抵消1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量。



11. 碳交易有关的重要法规和政策有哪些?



2016年国务院发布《“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中明确建设和运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措施有三点,一是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二是启动运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三是强化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基础支撑能力。



2020年12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纳入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等配套文件。



配套文件按照2013-2019年任一年排放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及以上的标准,筛选出全国2225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纳入2019-2020年全国碳市场。这也意味着发电行业将作为突破口率先进入全国碳市场的第一个履约周期。



2021年以来,在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建设在各项政策文件的推动下不断提速。



2021年1月,生态环境部审议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碳市场的参与主体和监管部门等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2021年5月,生态环境部组织制定的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管理规则相关的三份文件正式出台,这些文件的出台,对进一步规范全国碳市场交易活动具有积极意义。



12. 什么是碳排放?什么是净零排放?



碳排放,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燃烧活动,工业生产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等活动产生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也包括因使用外购的电力和热力等,所导致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净零排放(net-zero emission),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门委员会(IPCC)的定义,是指当一个组织的一年内所有温室气体(CO2-e,以二氧化碳当量衡量)排放量与温室气体清除量达到平衡时,就是净零温室气体排放。



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



以上七种温室气体中,CO2在大气中的含量最高,CO2对温室效应的贡献达60%,所以它成为削减与控制的重点。



温室气体排放来源多为世界重工业发展产生、汽车尾气等,温室气体一旦超出大气标准,便会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因此,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3.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分别针对哪些温室气体?



7月24日,在主题为“全球绿色复苏与ESG投资机遇”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1北京峰会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2030年碳达峰是二氧化碳的达峰,2060年前要实现碳中和包括全经济领域温室气体的排放,包括从二氧化碳到全部温室气体,即2060年碳中和是所有温室气体的中和



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碳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



碳中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门委员会(IPCC),将其定义为“由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技术的应用,对二氧化碳吸收量达到平衡”。



简而言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由企业、团体、个人等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通过人类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来抵消掉,最终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14. 碳交易试点在哪些城市开展过?



早在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七省市展碳交易试点工作



“十三五”期间,国内碳市场建设发展较快。在国家的积极培育下,我国碳市场建设在探索中不断发展,为从区域性碳市场向全国性碳市场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5. 碳交易试点城市的成交情况?



截至2021年6月3日,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七个试点城市历史累计成交总量接近3.4亿吨,成交额超过77亿元。



其中广东和深圳两地的碳市场交易活动相对活跃,广东碳交易所6月3日当日成交量超过12.6万吨,成交额超过507万元,且历史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在各个试点城市中均为最高。



从历史成交情况来看,各个试点城市的成交价格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历史平均成交价格约为30元/吨,近期价格波动区间为15-45元/吨,同期欧洲碳市场排放许可(EUA)期货成交价已突破50欧元/吨。



16. 为什么碳交易选择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



全国碳市场选择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有三个原因:



一是发电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大。包括自备电厂在内的全国2000多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年排放二氧化碳超过了40亿吨,因此首先把发电行业作为首批启动行业,能够充分地发挥碳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积极作用。



二是发电行业的数据基础比较好。因为要交易,首先要有准确的数据。排放数据的准确、有效获取,是开展碳市场交易的前提。发电行业产品单一,排放数据的计量设施完备,整个行业的自动化管理程度高,数据管理规范,而且容易核实,配额分配简便易行。



三是国际经验看,发电行业都是各国碳市场优先选择纳入的行业。发电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大、煤炭消费量多,并且将发电行业纳入碳市场同时可以起到减污降碳协同的作用。



据生态环境部测算,纳入首批碳市场覆盖的这些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17. 其他重点行业什么时候纳入碳交易?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碳交易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我国碳市场覆盖范围为重点排放单位,即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



结合国家排放清单的编制工作,我国已经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了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的数据核算、报送和核查工作



这些高排放行业的数据核算、报送核查工作,有比较扎实的基础



目前,生态环境部已经开展了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的基础准备工作,委托相关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研究提出符合全国碳市场要求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议。



下一步,将按照成熟一个批准发布一个的原则,加快对相关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研究制定分行业配额分配方案,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以后,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



接下来,碳市场启动后还有个磨合、完善、稳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为其他行业覆盖面的扩大、交易品种的增多打下基础,积累经验,推动中国碳市场健康发展。



18. 如何进行碳交易?



生态环境部明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成立前,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



2021年6月22日,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规定,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沪环境交[2021]34 号),为规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保护各方交易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市场秩序,制定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规则。



《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对交易方式、交易时段、交易账户、交易责任做出了明确规定



在交易方式上,碳排放配额(CEA)交易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协议转让包括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



在交易时段上,除法定节假日及交易机构公告的休市日外,采取挂牌协议方式的交易时段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30-11:30、下午13:00至15:00,采取大宗协议方式的交易时段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13:00至15:00。采取单向竞价方式的交易时段由交易机构另行公告。



在交易账户方面,每个交易主体只能开设一个交易账户,可以根据业务需要申请多个操作员和相应的账户操作权限。交易主体应当保证交易账户开户资料的真实、完整、准确和有效。



在交易责任方面,每个交易账户下发生的一切活动均视为交易主体自身行为,由交易主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9. 碳交易价受哪些因素影响?



碳市场将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碳减排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动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引导资金流动。



从微观和近期来看,碳价主要还是由配额供需情况决定。



从宏观和长远来看,碳价由经济运行和行业发展总体状况和趋势决定。



碳价过高和过低都不好碳价过低,将挫伤企业减排的积极性;碳价过高,也将导致一些高碳企业负担过重。



合理的碳价,既可以彰显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决心和力度,又能够为碳减排企业提供有效的价格激励信号。



碳价是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因此出现碳价波动是正常的,但是剧烈波动,过高、过低都不利于碳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



从全国7个地方试点运行情况看,近两年加权平均碳价约在每吨40元人民币左右。



20. 碳交易价格的走势会如何?



当前,全球碳排放交易价格处于上升趋势,各国碳市场的碳价差别较大。目前全球各碳市场中,欧盟碳市场碳价最高。



我国试点碳市场碳价交易历史最高点记录,是深圳市场创下的,为122.97元/吨;碳价交易历史最低点记录,是重庆市场创下的,为1元/吨。



欧洲碳市场排放许可(EUA)碳配额现货碳价,历史最高点为47.91欧元/吨(折合人民币约380元/吨),最低点为2.68欧元/吨(折合人民币约22元/吨)。



截止4月29日,我国碳试点城市的碳交易价格在 5.53-42.02元/吨之间,其中深圳碳市场碳交易价格最低,为6.44元/吨,北京碳市场碳交易价格最高,为47.6元/吨。



就在同一天,4月29日,欧盟EUA 碳配额现货结算价为47.91欧元/吨(折合人民币约380元/吨),为我国碳试点碳价的9-68倍。



据近几天的交易数据显示,欧盟碳交易二级市场的碳配额价格,已上涨至56欧元每吨,创历史新高。



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有助于从市场化的角度提升绿色低碳项目和技术的经济价值,促进企业绿色低碳生产方式转型,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