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产业 >产业链 > 详情
正式“开张”,全国碳市场这把“金钥匙”将打开什么?
  • 作者: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 发布时间:2021-07-20 11:49:03
  • 574次

来源:生态环境部

16日上午9时30分左右,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全天交易总量超过410万吨。

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开张”,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也将成为全球气候行动的重要一步。

首日成交量达到410万吨

开盘后仅仅几分钟,挂牌协议交易已经累计成交了45万吨,成交额达到了2200多万元。随着新交易的不断达成,成交量和成交价都在不断刷新。

下午3时,首日交易结束。

记者从全国碳市场的交易运营和维护单位——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了解到,首日成交量410.4万吨,成交额21023.01万元,成交均价51.23元/吨。中石化、申能集团、浙能集团、华润电力等企业参与了全国碳市场首日交易。

7月16日在武汉拍摄的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启动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紧盯交易界面,一有企业挂单,便赶紧下手摘单。一上午,来自申能集团的碳排放交易员凌璟一直紧张地忙碌着,为企业进行碳配额的买卖操作。

碳排放权交易,顾名思义,就是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当成商品一样来买卖。交易前,政府部门将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即碳排放权,分配给企业等重点排放单位。

如果A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实际碳排放低于配额,就可把剩余的配额在市场中出售;如果B企业碳排放超过配额,就需要从市场上购买其他企业富余的配额。

7月16日在武汉拍摄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实时信息画面。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分别设立在湖北省和上海市。发电行业是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市场启动初期,只在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之间开展配额现货交易。

根据生态环境部的相关测算,纳入首批碳市场覆盖的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这意味着,我国碳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从试点到全国,以市场“金钥匙”推动绿色转型

我国的碳市场建设是从地方试点起步的。2011年10月以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两省五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工作,地方试点从2013年6月起先后启动了交易。

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绿色转型,此前参与了地方碳市场试点的企业对此深有感触。

7月16日在武汉拍摄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实时信息画面。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湖北能源集团近几年参与了湖北省试点碳市场交易。其下属的鄂州发电有限公司除2014年配额有所盈余外,以后每年都需拿出部分资金购买配额。

近年来,这家电厂一直在探索绿色发展道路,靠技术手段来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2019年,电厂开始投产三期工程。三期工程使用更先进的机组,大大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

“预计电厂在参与全国碳市场后,每年碳配额都将会有所盈余。”湖北能源集团生产技术与营销部副主任梁巍说,全国碳市场的开启将是一场能源转型革命,企业要时刻关注碳价格,根据碳价做出节能减排的一些决策,为我国低碳环保、绿色发展作出贡献。

从地方试点,到全国市场启动,碳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也将对市场各方产生重要影响。

16日,记者在上海见到了来自中国华电集团碳资产运营公司的交易员张壮。他在全国碳市场上线首日主要带来了两样东西——配额与资金。

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启动仪式暨中国碳交易市场论坛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举行。新华社记者 程思琪 摄

“全国碳市场启动之前,我们各地电厂的碳配额只能在本地区进行流通,不同试点区域的价格不一、规则不同,也给我们发电企业的碳资产运营带来不少问题。今天全国碳市场上线,我们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对各地电厂的碳配额进行统一运营和调剂,有助于集团的跨区域平衡发展,也激励我们不断升级改造发电技术,实现绿色转型。”张壮说。

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说:“全国碳市场开启最大的好处是我们以后拥有碳排放定价机制了,用市场和价格机制来调节排放权的使用。”以碳交易市场为主的碳定价是一种可以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并协同起来的有效工具,可以同步解决资源环境、经济增长、绿色发展等层面上的失衡问题。

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启动仪式暨中国碳交易市场论坛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举行。新华社记者 程思琪 摄

一个个企业节能减排,将夯实全社会绿色转型的基础。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谈及全国碳市场对碳达峰、碳中和的作用和意义时说,碳市场可推动其管控的高排放行业实现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的绿色低碳化,促进高排放行业率先达峰。同时,碳市场为碳减排释放价格信号,并提供经济激励机制,将资金引导至减排潜力大的行业企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推动高排放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推动碳市场稳步健康发展

与欧美等运行时间相对更久、更成熟的碳市场相比,我国碳市场建设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业内专家表示,在起步阶段只要做到无重大设计缺陷、合理的碳价、较高的履约率以保证减排有效性,就可以说取得了初步成功,之后可通过分阶段的完善和发展再逐步达到更理想状态。

首日成交均价51.23元/吨,是否符合市场预期?如何看待碳价的波动?

从微观和近期来看,碳价主要由配额供需情况决定。从宏观和长远看,碳价由经济运行和行业发展总体状况和趋势决定。

“碳价过高和过低都不好。”赵英民说,碳价过低,将挫伤企业减排的积极性;碳价过高,也将导致一些高碳企业负担过重。合理的碳价,既可以彰显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决心和力度,又能够为碳减排企业提供有效的价格激励信号。

这是华电福清海坛海峡海上风电项目首台海上风电主控系统国产化机组(右)(5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在李志青看来,全国碳市场刚刚起步,价格可能不会出现太大波动。考虑到当前国内的碳交易成交量及价格显著低于国际水平的情况,从中长期来看,碳价大概率会上涨。

专家同时提醒,碳市场和碳金融将成为助力低碳发展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要看到碳市场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碳减排,实现碳中和。因此,要防范碳交易过程的“过度金融化”,避免在短期内出现“全民炒碳”的局面,让全国碳市场真正发挥出节能减排的最大效用。

这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境内的大唐青海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光伏电站一角(2020年7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董事长曾庆祝说,目前,有关部门已连续多年开展了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的数据核算、报送和核查工作。下一步,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以后,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引导气候投融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来源:新华社

文字记者:高敬、何欣荣、王默玲、陈云富、李鹏翔、徐海波、田中全

视频记者:丁汀、王默玲、程思琪、陈云富、徐海波、方亚东、田中全

原标题:《正式“开张”,全国碳市场这把“金钥匙”将打开什么?(新华社)》

宣传.jp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