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之声 > 详情
刘振亚:以特高压引领中国能源互联网建设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 作者:环球网能源频道
  • 发布时间:2021-03-21 19:20:57
  • 464次

3月18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下称合作组织)在京举办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成果发布暨研讨会,刘振亚作为主办方领导致辞并做主旨演讲。

北京韬能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刘振亚

他指出,此次会议将发布的《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研究报告》《中国2060年前碳中和研究报告》《中国2030年能源电力发展规划研究及2060年展望》三项成果,是立足国情、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特高压电网引领中国能源互联网建设,加快推进“两个替代”,实现“双主导”(即能源生产清洁主导、能源使用电能主导)“双脱钩”(即能源电力发展与碳脱钩、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的系统减排路径与方案。
“加快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彻底摆脱化石能源依赖。”刘振亚由此表示,碳排放问题的根源是化石能源大量开发和使用,治本之策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而建设中国能源互联网,加快推进“两个替代”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根本途径。

“两个替代”即能源开发清洁替代和能源消费电能替代。其中,清洁替代就是在能源生产环节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加快形成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供应体系,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用能需求。电能替代就是在能源消费环节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以电代柴,用的是清洁发电,加快形成电为中心的能源消费体系,让能源使用更绿色、更高效、更经济。

该方案在实现“双主导”“双脱钩”之后,将开辟一条以高效率减排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碳达峰、碳中和之路,促进我国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在刘振亚看来,建设中国能源互联网,加快推进“两个替代”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根本途径。中国能源互联网是清洁能源在全国范围大规模开发、输送和使用的基础平台,为推进“两个替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高效可行的系统解决方案。建设中国能源互联网将统筹发展与减排,加快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消纳和电能广泛使用,在能源生产消费各环节、碳排放各领域对煤、油、气等化石能源进行全方位深度替代,以能源体系零碳革命加快全社会碳减排,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依托特高压构建中国能源互联网,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全局性作用,优势显著、效益巨大。一是见效快。二是成本低。三是综合价值大。

也正是基于此,刘振亚表示,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是构建中国能源互联网的关键,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推动能源资源远距离输送和全国范围配置,是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和清洁电力消纳,实现“两个替代”的必由之路。特高压技术是我国原创、世界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破解了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电世界难题,为我国加快能源转型、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清洁发展、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基础性、关键性战略保障。依托特高压电网,目前我国跨区跨省电力配置能力超过1.4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达到9.3亿千瓦,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均居世界首位,每年替代电煤约8亿吨,减排二氧化碳15亿吨、大气污染物800万吨。

“以特高压引领中国能源互联网建设,推动我国碳减排总体分三个阶段。”刘振亚在会议上指出,第一阶段尽早达峰(2030年前)。重点是加快推进西部、北部清洁能源基地及特高压外送通道和“三华”同步电网建设,压控煤炭消费总量和油气消费增速,大力提升能源效率,推动化石能源消费达峰,主要以清洁能源满足新增能源需求。2025年电力率先实现碳达峰,峰值45亿吨;2028年能源和全社会实现碳达峰,峰值分别为102亿、109亿吨。第二阶段加速脱碳(2030~2050年)。重点是全面建成中国能源互联网,形成东部、西部两个特高压同步电网,深入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全面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2050年电力实现近零排放,能源和全社会碳排放分别降至18亿、14亿吨,相比峰值下降80%、90%。第三阶段全面中和(2050~2060年)。重点是进一步发挥中国能源互联网的平台作用,推动各行业各领域深度脱碳,结合自然碳汇、碳移除等措施,解决碳中和“最后一公里”难题。力争2055年左右全社会碳排放净零,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