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化的美丽宜居新乡村,必须把农村环境治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为主抓手,推动农村环境治理向全域化、多元化、长效化和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和水平。
树立全域治理理念。在全域治理视野下,应统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土环境治理和小流域治理,推动农村环境治理从局部村庄整治转向全域治理;要畅通部门和地区间沟通机制,加强各项政策的协同,提高农村环境治理规划科学性和实施效果;继续深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建筑垃圾收集和资源化利用、农村厕所粪污治理,重点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梯次推进工作。
探索多元治理模式。各地应从实际出发,实行分区分类差异化推进策略,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治理模式。在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要制定更加优惠的激励政策,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地下管网等设施建设和运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推动形成多元共治的新格局。
建立长效治理机制。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财政支持农村环境整治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财政平衡机制。坚持建管并重、防治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合力作用,积极调动村集体和农户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农村环境设施共建共担机制和管护营运长效机制。
提高数字治理水平。要抓住当前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并积极开展智慧村庄试点,用数字化赋能农村网格化管理。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02日 11 版)
(责编:袁勃、郝江震)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