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绿态 > 详情
绿色转型,超大城市成都的一场大型实践
  • 作者:中国城市中心
  • 发布时间:2022-01-09 23:49:48
  • 560次

以下文章来源于西部城事 ,作者西部城事

西部城事.

探寻西部经济、文化、历史脉络,在西部读懂中国城事

推窗见绿、出门见园。

在城市发展的评价体系中,绿色低碳,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评价指标。

01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事实上,自中国深度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以来,城市发展的逻辑就在经历系统的重构。

原因不难理解。城市是社会经济、生产生活的聚集区,碳排放量占总量的六七成左右,而人口的大量聚集,又让钢筋水泥城市的生态系统变得无比脆弱。

为了推动城市减碳,国家发改委在2010年、2012年和2017年,分别推出了三批次的低碳省区和城市的试点。

各地的发展规划同样显示,现代城市越来越重视集约节约、绿色低碳转型,通过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等各个方面的调整,来改变传统大量建设、消耗、排放的模式,提升宜居指数。

像2018年批复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就提到,建设绿色低碳之城、国际一流的创新型城市。

而绿色低碳引领城市发展,成都无疑是积极的践行者:

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纳入国家战略规划,“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成为深入人心的城市名片,公园城市建设案例入选联合国《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

02

于成都而言,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率先开启绿色低碳的转型进程,背后既是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也是基于自身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速,2020年成都GDP达到17716.7亿元,位列第七。同时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按照七普数据,常住人口高达2094万人,仅次于重庆、上海、北京;城区人口1334万人,位列超大城市阵营。

资源要素集聚,让经济发展有更强的规模效应,但换个角度看,它也意味着城市的负荷在不断增加。比如成都的机动车保有量全国第二,而机动车正是交通碳排放的重要来源。

正因如此,锚定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的成都,在近些年火力全开,持续加码低碳城市建设。

成都近来每年都会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印发低碳城市建设年度计划,同时还会发布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蓝皮书。

围绕公园城市建设,则先后规划启动天府绿道体系、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重大生态项目。

就在节前两天,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定》,成都的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更明确,路径更加清晰: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走出一条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03

将绿色低碳的逻辑,融入到现代城市的治理体系中,其实并不容易。几乎所有大城市共同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便是,如何让城市空间结构和生态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为外界称道,但契合绿色发展逻辑的公园城市建设,远非给城市增绿如此简单,它必须放在城市规划的宏观层面来理解。

为了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近几年来,成都大力推进“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给城市生产生活重新布局,让产业和人口等资源以更匹配生态的方式配置到各区域。

以东进为例。成都现有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核心城区,一千多万的城区人口,当然会加重老城区的生态负担,而跨越龙泉山,打造宜居宜业的东部新区,等于是给主城减压。

按照东部新区的规划,2030年的规划常住人口达到110万人,相当于再造一座小型城市。

人口高度中心化地聚集,城市病、热岛效应等,都会带来碳排放的增加。向东挺进,成都的城市空间格局从“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转变,格局更加开阔起来。

一方面,它提升了土地的利用效率,避免了摊大饼带来的种种问题;另一方面,单中心、圈层拓展的城市扩张模式,向多中心、组团式结构演进,让产业人口更合理分布,可以破解生态环境容量趋紧、资源集约利用不足的问题。

空间规划引领,带动城市结构更优,疏密有致,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像此次的决定就提到:

合理匹配就业岗位与居住人口,提高公服设施与人口匹配度,推动职住平衡,至2025年,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距离保持在8-10公里范围,平均通勤时间缩减到35分钟,30分钟内通勤人口占比达45%。

由此可见,绿色低碳转型,不仅仅是给城市装点门面,而是会深刻影响城市运转,给市民持续释放宜居宜业的红利。

04

绿色低碳的发展导向,关乎城市空间,更关乎产业转型。

赛迪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016—2019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15%,相当于节能4.8亿吨标准煤,但工业仍是碳排放重要领域,约占70%。

城市减碳,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一方面需要大力发展更绿色、更环保的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要推动传统第二产业向上升级,提高技术含金量,以先进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在打造绿色低碳的循环经济体系方面,成都的实践早就在全面推进。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成都五大现代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首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前不久召开的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确定了包括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创新药等在内的20个细分领域的产业建圈强链:

以产业链为主线畅通上下游、整合左右岸,聚焦微笑曲线两端完善产业链发展规划、构建产业图谱,协同推进包括交通、能源结构调整等,最终实现生产生活等领域的全方位全过程绿色低碳。

在先进制造业引领产业升级的同时,成都的现代服务业同样在不断蜕变。

就在前几天,《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正式印发。金融业是现代产业的高级形态,金融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以低碳的形式,为城市发展创造高附加值。

按照最新的《决定》,未来成都的产业发展,将聚焦“强二优三”,产业领域治理要更加注重强链条、促创新、育生态。

通过为产业增绿的方式,为城市增绿,成都的经济绿色转型让低碳城市试验不再浮于表面,而是深入到了城市经济、产业发展底层逻辑之中。

05

就在前几天,第十届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上,成都市摘得“2021世界智慧城市大奖・宜居和包容大奖”全球决赛桂冠。

城市是“双碳”目标实现的最大应用场景,智慧治理则实现了基于碳排放数据的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有效提升城市资源利用效率。

交通的毛细血管,也是城市运转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优化、合理的多层次交通运输体系,意味着更顺畅的人流、物流的流通,也意味着更低的碳排放。

绿色低碳出行,公共交通扮演的角色不言而喻。到目前为止,成都的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558公里,跃居全国第4位;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60%;共享单车日均骑行次数113万次。

成都的机动车保有量庞大,但事实上,“轨道+公交+慢行”的出行方式,已经成为了很多有车一族的首选。当然如前所述,这种交通习惯的演变,和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职住更平衡息息相关。

对很多成都市民来说,他们选择低碳出行的另一个直观理由,可能是城市全域增绿了。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市民当然会有亲近大自然的冲动。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成都森林覆盖率由38.3%提高到40.2%。目前,成都累计建成天府绿道逾4000公里,一级绿道实现全面贯通,像一条绿色发展的轴线,贯穿城市肌理。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成都的绿色低碳实践,也在通过不断创新,为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成都经验。

比如,2020年3月上线“碳惠天府”公益平台,首创碳减排市民奖励机制——一次绿色出行,或一次低碳活动,都能变成可计量的积分,在“碳惠天府”线上平台兑换相应的奖励。

“碳惠天府”的意义在于,通过激励机制兑现减碳红利,大大拓宽参与场景,让低碳生活成为一种广泛认同的市民习惯,让城市绿色转型告别宏大叙事,走入市民生活的日常细节。

市民广泛参与,智慧城市让数字化和低碳化协同发展,绿色低碳公园城市形态逐渐显现,锚定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成都,正在重构自己的新竞争优势。

来源:西部城市

注明:本公众号转载文章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后台联络授权或议定合作,我们会按照版权法规定第一时间为您妥善处理。

————————————

原标题:《绿色转型,超大城市成都的一场大型实践》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