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绿态 > 详情
洛阳:河洛大地上,绿色已成为最亮底色!
  • 作者:河南环境
  • 发布时间:2021-02-16 21:09:33
  • 751次

 

洛阳,黄河流域的一颗璀璨明珠。青山起舞,碧水欢歌,让这座千年古城富饶美丽,焕发勃勃生机。

天蓝云白水更清,宜居洛阳惹人醉。如今的河洛大地,绿色已经成为最亮底色,人民群众也正在乐享着绿色发展所释放出的生态红利。

▲洛阳市开元湖与周边日益完善的中心城区共同形成一幅宜居、怡心的生态画卷

▲洛阳市民在伊河湿地骑行

洛阳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国土绿化、生态修复“五大行动”,着力推进“四大结构”调整,一以贯之落实“六控措施”,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洛阳市体育中心广场牡丹盛开

2020年,洛阳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全年优良天数达到了244天,增加天数位居全国第四,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位居全国第18,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和PM2.5改善率在全省和汾渭平原中均排名第一,栾川、汝阳、洛宁、嵩县成功创建国家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县。

▲洛阳龙门高铁站

▲洛阳市兴洛湖公园

▲洛阳市博物馆 曾宪平摄

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洛阳持续深入推进“四河五渠”综合治理。伊洛河作为黄河流域中下游的第一大支流,成功创建全国首批示范河湖。伊河、洛河整体水质从2017年的“良”提升到“优”,国省控水质断面提前一年全部达到并优于Ⅲ类水质。

▲洛阳市瀍河入洛河口

▲洛阳市黄河湿地的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加速推进

▲洛阳市伊河 曾宪平摄

以“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为抓手,洛阳深入开展源头治理、过程控制、末端治理,持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累计重金属削减比例40%,超额完成省定12%的目标。

▲洛阳市栾川县山区美好生态环境

碧水蓝天,绿满古都,浩浩黄河,汤汤洛水,“十四五”时期,河洛儿女将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机遇,以打造“生态强市和生态环境更优”为目标,为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铺就最亮丽的底色,为建成“三个强市、两个高地、一个家园”的现代化洛阳贡献力量,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河洛大地落地生根。

▲洛阳市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洛阳市孟津县黄河湿地风光

来源:中国环境报、绿色洛阳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