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绿态 > 详情
努力书写好绿色发展新答卷
  • 作者:全国绿色产业与绿色金融创新平台
  • 发布时间:2020-09-01 20:11:57
  • 751次

坚持新发展理念

治理之道:努力书写好绿色发展新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辽宁省丹东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努力书写好绿色发展新答卷,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守住绿色发展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守住绿色发展底线是一道“必答题”,而不是一道可有可无的“附加题”。丹东市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坚持绿色标准,把好绿色关口,对损害生态环境的项目一律不引不批不上,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生态破坏,坚决守护好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坚持全面治理、全域治理、全程治理,统筹推进森林生态、湿地生态、流域生态、农田生态、城市生态建设,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制定实施关于污染防治、生态建设和保护等文件,严格落实制度。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重点行业污染治理等环保行动,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培育绿色发展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过程中,必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牢固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守并持续放大绿色生态优势,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努力向绿色要效益、向绿色要未来,更好将“山水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丹东市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生态农林产业,不断壮大草莓、蓝莓等小浆果以及林下产品、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产业规模,推动绿色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工作,推进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加速工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围绕仪器仪表、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壮大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形成边境、红色、生态、温泉、江海五大旅游集群,彰显独特文旅资源优势。

共享绿色发展红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民共建共管绿色生态家园,共享绿色发展红利。运用多种资源、力量和手段,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培育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推广绿色建筑,建设低碳社区,让绿色消费、出行、居住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出台《丹东市城乡规划条例》《丹东市农村垃圾管理条例》,不断提升环境保护法治化水平。依托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559支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引导人们做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者、传播者、实践者,形成全民共建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

(作者裴伟东为中共辽宁省丹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来源:人民日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