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科技 >科技创新 > 详情
二氧化碳捕集与驱油封存技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加速器”
  • 作者: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 发布时间:2021-03-31 20:06:51
  • 402次


二氧化碳捕集与驱油封存(CCS-EOR)技术不仅能够实现二氧化碳的捕集与驱油、封存。该公司的二氧化碳捕集与驱油封存技术已应用于多个重大项目中。利用二氧化碳捕集与驱油封存技术。

近日,2020年度湖北省科技奖励大会在武汉召开,由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单位共同完成的“低能耗相变吸收体系捕集二氧化碳与驱油封存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获湖北省2020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碳减排的主要途径有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和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其中,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也就是CCS,因具有减少整体减排成本、增加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灵活性的潜力,不仅是当前碳减排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兜底技术。” 中石化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项目第一完成人、总负责人陆诗建博士介绍道。

据悉,作为CCS的主力技术,二氧化碳捕集与驱油封存(CCS-EOR)技术不仅能够实现二氧化碳的捕集与驱油、封存,增加原油产量,保障国家能源供给,更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利用二氧化碳捕集与驱油封存技术,可先从燃煤电厂、钢铁厂、水泥厂等低浓度气源捕集并提纯二氧化碳,再运输到油田进行驱油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这一过程,存在着多项技术难题。”陆诗建说。

自2008年起,陆诗建带领团队相继解决了二氧化碳捕集能耗高、输送安全风险大、产出液集输管道易堵塞、环境风险监测难度高等难题,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实现了二氧化碳捕集与驱油封存的规模化、资源化、一体化和低成本减排。

“除单项技术的研发外,最关键的是要让技术真正为项目所用,将研究成果最经济、最合理地应用到项目中。”陆诗建以中国神华所属国华锦界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全流程示范工程为例介绍说,“作为全国最大的烟气碳捕集工程,该工程为规模15万吨/年,不仅应用了我们公司多项专利工艺技术,还用到了浙大、清华、中科院、南化院、湖北兴达石化等机构的多项成果,包括药剂、装备等。为此,团队形成了多项专题报告,召开过3次论证会,最终研究出了最优的技术方案,实现了耦合优化。”

陆诗建还表示,目前,该公司的二氧化碳捕集与驱油封存技术已应用于多个重大项目中,团队走在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前方。“例如,随着胜利电厂4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纯化与驱油联用工程、延长石油36万吨/年CCUS示范工程、新疆塔河油田酸气永久封存项目、华电句容电厂碳捕集工程和锦界电厂15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纯化工程等项目相继实施,我们估计产业化推广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可超105万吨。”

“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烟道气二氧化碳超重力法捕集技术开发’起步,到‘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化学吸收系统热能综合利用与集成优化技术’,我们一直在探索最前沿、最先进的碳减排技术。” 陆诗建说,“未来,我们计划持续推进技术研发,发力降低捕集能耗,对大型反应器进行设计优化,抑制吸收剂降解和夹带损耗,攻关大规模、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改进捕集、输送和产出液集输、产出气回收回注等环节节能工艺,开展CCUS与氢能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为碳减排、利用与封存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行夯实技术根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